安徽省公布最新高校就业榜;五所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备受关注
安徽省近日公示了十所表现卓越的就业高校。其中,五所本科院校成功上榜,它们分别是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中医大学以及合肥师范学院。剩余的五所则为高职院校。
在这次公布的名单中,令人好奇的是省内名列前茅的科学技术大学与安徽大学并未出现。对此情况,有何看法呢?
在安徽省的高校排名中,通常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校按照办学实力与生源质量位居前列。像安徽中医大学与合肥师范学院这样的学校,虽然也是本科招生院校,但在办学实力上似乎稍显逊色;在大众印象中,其就业情况或许并不突出。
那么,为何科学技术大学与安徽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似乎不如其他学校呢?难道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质量存在问题吗?显然并非如此。从保研率(同时也是就业率)来看,中科大与安大的表现是其他高校难以企及的;考研成功的人数更多,这也非安理工与合师院所能比拟的。
科学技术大学未列于名单之中,或许是因为学校不属于省里直接管辖。而安徽大学未上榜的原因则不得而知。
作为文理兼备的安徽大学,其就业情况或许较合肥工业大学稍显逊色,但与安理工、安工程相比又如何呢?这实在难以断言。安师大的就业情况会比合师院差吗?安医大与安中医相比呢?答案显然是前者在各个层面都更具优势。
众所周知,本科就业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分”,具体深浅只有学校自己清楚。部分数据可能是通过自由职业者及小型商铺的盖章来提升的。各校每年的就业报告,公众不宜过于当真。
有人会辩称,部分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非常重视,因此就业率会相对较高;理工科高校相较于文理高校在就业上可能更具优势。
在就业市场上,除去基础劳动力的需求外,其他行业对学历和学校仍有一定的要求。名校毕业生通常比普通学校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机会也更多。
以教师为例,在安徽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安师大;而医生时则常去安医大。虽然有人会说这是中医的领域,但事实上中医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对口专业的工作机会相对较少。
从获得奖励的五所高校来看,合肥工业大学的就业情况实至名归;安理工和安工程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而合师院与安中医的就业情况受到赞誉,却引起了一些争议。合师院作为文理兼备的学校,含有部分工科专业,这类专业的毕业生往往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安师大和安大也面临类似的情况,偏文科的高校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普遍面临挑战。
总结
对于科学技术大学与安徽大学未出现在就业十佳高校名单中,公众不必过于在意。对于中科大的优秀学生而言,工作机会自然不会缺乏。而对于安大的文科生来说,虽然学校为211高校,但就业市场上的表现确实令人担忧。各校每年公布的就业率数据可信度成谜,而从高考录取分数和学校层次来看,中科大与安大未出现在就业名单中,或许只是他们在数据收集上过于真实,没有过多修饰;也不排除其他因素影响结果呈现。这一切背后的原因,或许只有内行人才能完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