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半的钟声划破夜幕,天边刚浮现出淡蓝色的曙光,我们便启程前往济南站。在几位同伴的汇聚之后,我们一同踏上了“绿皮火车,东营之旅”的研学之行。伴随着乘务员的指引,我们找到了此次活动专属的车厢。车厢内虽然已经坐满了人,但每个人眼中都透露出对这次旅行的期待。同学们手中小巧的随风飘扬,红色的旗帜在阳光下闪动,当记者的镜头扫过时,大家齐心协力地挥动着手中的,响亮地回答着记者的问题。我们的绿皮火车穿过朦胧的晨雾,铁轨与车轮的交响中,东营的轮廓在微光中逐渐清晰。
在这次东营之行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日我们前往黄河口生态园的行程。首站我们来到了鸟类博物馆,此馆以“珍爱鸟类、构建生态和谐”为主题,由“大河之基、鸟类共赏”、“候鸟驿站、自然共鸣”、“探秘鸟国、共享生态”等多个主题展厅组成,其规模宏大,为全国乃至世界鸟类专题博物馆之佼。此行的科普教育功能令我眼前一亮,它不仅吸引了众多鸟类爱好者的目光,更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自然科学学习的绝佳场所。通过导游生动有趣的讲解,复杂深奥的生态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偶遇了从其他城市前来研学的高中生们,他们好奇的眼神中透露出对鸟类世界奥秘的探索欲望。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些许沉重。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鸟类的生存环境正面临着诸多威胁。湿地的退化、环境污染以及非法捕猎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鸟类的生存与繁衍。当我看到记录着鸟类灭绝时间的钟表盘时,心中充满了惋惜与痛心。鸟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是大自然的损失,也是人类的损失。我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鸟类创造一个更安全、更美好的家园。
离开博物馆后,我们来到了黄河口鸟类科普园。在这里,我们亲眼目睹了一场震撼人心的丹顶鹤放飞表演。随着饲养员的指令发出,丹顶鹤从笼中腾空而起,身姿优雅而圣洁。它们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的双腿在飞行中自然下垂。它们头顶的那一抹红色格外夺目,宛如红宝石般熠熠生辉。在广袤的湿地之上,黄河入海口为丹顶鹤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安全的栖息地。
接着我们来到了此次研学之旅的最后一站——黄河入海口。近距离观赏黄河与大海的交汇,那种震撼难以言表。这里是黄河告别的起点也是归入大海的终点。站在观景台上,我们看到了浑浊的黄河水携带着泥沙奔涌向前与渤海的蔚蓝交织成一条分界线鲜明的天际线。黄河作为一条历史悠久的河流经历了多次改道后在山东东营汇入渤海。这种黄蓝交汇的壮观场景令人震撼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更加坚定了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返程的大巴车上我回想着这一路的风景与经历手机里塞满了数百张照片而口袋里那块来自黄河边的鹅卵石让我忽然领悟到研学的真谛:并非仅仅是用脚步去丈量土地而是让这份土地的记忆深深地烙印在心中。东营的海风、丹顶鹤的飞翔、黄河的涛声都将化作我生命中永不褪色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