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暗示父母我抑郁了

2025-04-2507:22:46创业资讯0

抑郁情绪与抑郁症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一点大家千万不能混淆。抑郁情绪其实只是一种普通的心理现象,它并不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以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通常,它只是让我们短暂地心情低落、难过、闷闷不乐几天,而这种情绪一般在一周内会自然缓解。

许多人因为无法区分这两者的关系,常常将一时的抑郁情绪误认为是抑郁症,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自我困扰。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抑郁情绪与抑郁症的区别是什么?如何自我评估是否患有抑郁症?患上抑郁症就意味着吗?它真的那么可怕吗?能否治愈?”这些问题,想必是大家非常关心,也急切想了解答案的。

作为过来人及心理咨询师,我想强调的是,以下的描述都是基于个人经验和事实的基础上普及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我们知道,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表现特征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悲观、消极、提不起任何兴趣”等。我们要明白,对于有抑郁情绪的人来说,这些特征通常都是极其轻微的,而且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周。大部分时候,一般的抑郁情绪一天之内就会消散。如果你因为自己或他人的短暂不开心就认为是抑郁症,那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

抑郁情绪虽然与抑郁症有相似的特征,但它是可以自行缓解的。即使心情不好,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且持续时间短。而这样的不开心、低落只是一种暂时的抑郁情绪而已。

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不要再去对号入座,自己吓唬自己了。建议你多找朋友聚会,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甚至是购物消遣。

不要让这种短暂的抑郁情绪过久地影响你的生活。花钱买开心,有时候也是值得的。因为情绪低落是很正常的,只要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工作,就无须过于担心,因为它最多几天就会过去。

如果你越是担心、害怕自己得了抑郁症,硬是觉得自己就是抑郁症患者,那么你就有可能被这种负面的自我暗示所影响,最终真的发展成抑郁症。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是因为自己吓唬自己而患上抑郁症的。这一点值得我们警惕!

抑郁症之所以叫抑郁症,是因为抑郁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和疏导,最终发展成了一种精神疾病。它的属性包括持续时间久、不由人自我掌控、心情痛苦至极,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的工作生活。抑郁症还因为大脑递质出现紊乱,导致人出现不受控的难过、悲观、低落、消极等症状。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症呢?以下是一份抑郁症自我评估的九大标准:

1. 长期情绪低落,失去愉悦感。

2. 对任何事物都丧失兴趣。

3. 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脑袋思考时感到痛疼。

4. 食欲下降,不明原因的消瘦。

5.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

6. 自我评价过低,常有自责内疚感,悲伤绝望。

7. 睡眠障碍,以早醒为特征。

8. 运动减少,缺乏活力。

9. 减退。

如果身边的人有以上九点中的任意四点,且持续时间超过了两周,那么就有很大的可能患有抑郁症了。虽然这个判断标准简单,但准确率很高。因为抑郁症是一种情绪疾病、精神疾病,主流的判断手段还是以问诊的方式和心理量表测量为主。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无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都不应过度治疗或忽视治疗。轻度抑郁症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家人朋友的开导以及自我调节来缓解;而中度、重度的抑郁症患者则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结合心理咨询和自我拯救,也是可以走出困境的。

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去了解它,盲目恐慌,把自己困在自我吓唬的世界里。只有积极面对、科学治疗,才能最终战胜抑郁症。请勿相信一些民间偏方,重视科学、遵循基本的常识。一旦自我评估有抑郁症的倾向,请立即前往三甲医院的精神科进行系统问诊和心理量表的检查。

end

作者简介:

阿秋,二级心理咨询师、知名情感导师、作家。著有《走出心魔》一书,该书旨在疗愈焦虑抑郁的灵魂,同时也为家属提供指引,帮助患者走出困境。推荐大家学习、疗愈!愿早日走出黑暗!学习是获得成长最快且最廉价的方式。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