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教师是正式老师吗

2025-04-2513:08:28创业资讯0

在齐鲁大地,有一位执教长达三十一年的老师,当她即将迈入退休的门槛时,却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解聘。学校不再过问,而她自己也陷入了无法退休的困境。这情景,真的让人心生寒意。

当我细读整个事件,内心只有一种感触,那就是编外人员的处境实在不容乐观。无论是长期工作者还是临时员工,似乎都不太适合被归为编外。接下来,让我们详细剖析一下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二零二五年的三月二十七日,网络上迅速流传了一篇帖子。内容大致描述了一位女性从山东泰安商业技工学校毕业后进入工厂工作,而后因学校急需会计专业教师而被调回学校任教的故事。这一教,就是三十一个春秋。

这三十一年里,她共计教导了十四届学生,然而在她即将步入五十知天命之年时,却收到了学校的解聘合同。原来,她与学校签订的劳务合同在二零二四年的二月二十八日已经到期,而学校并未给予续约,意味着她将不再需要每日到校上班。

这个时间点显得尤为尴尬。因为这位女士已经达到了我国女职工的退休标准年龄——五十岁。虽然按照规定,退休教师的年龄应为五十五岁,但她因无教师编制,只能算作编外人员。编外人员在无单位的情况下应被视为灵活就业者,其退休年龄也为五十五岁。

然而在学校里担任了三十一年编外教师的她,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其实在外寻找工作也变得困难重重。而学校不再续约的做法似乎也无可厚非,毕竟她是编外人员,合同已经签订多次。

此事的矛盾点在于,这位女士觉得自己在学校辛勤工作了一辈子,理应享受到对应的福利待遇及退休待遇。而学校也认为按照合同并无不妥。这使人们深思编外人员的问题是否真的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对于求职方而言,编外人员的福利待遇及工资远不及正式员工,不如在编人员。许多人可能因临时找不到好工作而选择成为编外人员,但必须明白,有机会应尽力争取转正。若无法转正,则有可能面临类似上述的处境。

一辈子的辛勤付出却无法换来应有的待遇,只因没有正式编制的身份。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或许会因为这样的案例而采取相应措施,如不距离退休还有之内的人员,即女性不招33岁以下的,男性不招40岁以下的。甚至有的单位会在签一到两次合同后便不再续约,以避免中年失业的责任。

无论如何,无论是应聘方还是用人方,编外人员确实能解燃眉之急。但其中风险巨大,不可小觑。普通人只能从短期角度看这个问题,不能将其视为铁饭碗。否则在退休之前也容易出现类似问题。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我们更需审慎对待工作和身份的问题。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