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感情的终结之后,人们应该如何处理内心的情感,是彻底将其移出心房,让往事随风而去,还是无法忘怀,让它萦绕心间?当这两种情绪在心中碰撞摩擦,引发了令人痛苦的情感波动时,人们又该如何释放情绪呢?
近期,成都青羊区的一处大型购物中心里开设了一家别具一格的“失恋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中陈列着近百件大大小小的“失恋遗物”,涵盖了全国各地的网友们自发捐赠的各式各样的物品,从手链、抱枕到信件等等。每一个展品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未能圆满结束的爱情故事。
12月24日,本报记者来到了这个展览现场。一踏入展厅,四周悬挂着各种情感语录的标语,让人不禁陷入这股令人“心碎”的氛围之中。
朱先生介绍说,这些让人感同身受的句子,是在长达十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向全国网友征集所得来的。其中包括了诸如“很羡慕你的现任,可以亲眼看着你变胖变丑”和“我们都不善言辞,连离别都悄无声息”之类的语句。
除了这些情感语录之外,展厅内还摆放着各种寄托情感的物品。有车票、玩偶、信封、照片等,甚至还有高中时期的练习题。其中有一件特别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女孩未完成的两件织品——半条围巾和毛衣。
在一个黑色手链旁边展示着一封情书,它的主人是一名高三时期的少女,曾经她暗恋过一个男生多年,这个手链就是那个男生送给她的。然而最终这段感情并未能开花结果,而今这份遗物被她捐赠给了这座“失恋博物馆”。
展览的策划人表示:“我们希望在大家游玩的过程中看到这些展品,能让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痛得到疗愈。” 据了解,曾有一次在深夜11点时,一位女孩打来电话,她亲手写了十多封给前男友的信件希望能在这里展出。她在电话中啜泣着讲述自己的故事。
朱先生在谈到为何选择成都作为展览举办地时表示:“我们在网上与一位情感博主合作征集故事和物品时发现成都地区的年轻人非常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展览已经收集了超过一百个“失恋遗物”。
朱先生说他的目标是想打造一个属于人的情感博物馆。“现在年轻人对待感情的态度似乎越来越敷衍了事。我们希望他们能从别人的故事中吸取教训,以更加真诚的态度面对感情生活。”他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更多人能够珍惜眼前的感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