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听见一个好友叙述了某事,感触颇深。在他们的言谈之间,总会有一份无言的情感。就像是一段复杂而又真挚的关系,对方的确能感到不那么讨厌的存在,但在每一个自我宣称之时,却不免浮现一丝叹息。这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是否常常用一些美好的言辞来安慰自己。
我们常常用“无所谓”来掩饰内心的期待,用“不图回报”来掩饰自己的付出,这就是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方式。在感情的交往中,我们也许想要获得一份回馈和肯定,但嘴上却常说着“我不在乎”。有的人即使在婚姻中过得并不愉快,仍然固守着传统的观念和社会的压力,为了一份稳定而维系着并不幸福的生活。
对于那些真正能够通透生活的人来说,他们并不畏惧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他们不会因为外界的眼光和压力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选择。就如同那位在过年时只给重男轻女的奶奶包了100元红包的姑娘,她坦率地承认自己是为了疼爱那些值得疼爱的人,对那些不值得的人则不再浪费情感。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人或事,过度地承担了不属于我们的责任和压力。就如同一位过度操心的姐姐,连弟弟的婚事和喜糖口味都要一一过问。这种过度的责任感反而会成为一种束缚和枷锁。真正的智慧在于学会区分对待,对那些真正重要的人和事,我们可以不讲道理地偏爱和投入;而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我们则应该学会放手。
我曾经有一位朋友总是试图规劝自己的“渣女”闺蜜回归正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的阅历增长,他逐渐转变了观念。现在的他会说:“你随性而为吧,反正做‘渣’的不是我朋友。”这种转变令人深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明白与其与自己内心的挣扎较劲,不如更加尊重当下的感受和体验。当我们累了、烦了的时候,不妨停下来休息一下,直面自己的情感和需要。与其强求自己去表现得宽容大度,不如坦荡地活出自己的真实。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可以很简单。有人即便连续工作十八小时依然乐在其中地说自己是在“活在世界的边缘”,这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而那些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他们会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宁静和放松。他们知道在追剧、逛街的间隙给自己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因为他们明白真正让我们快乐的不是追求完美的人设,而是对真实自我的接纳和珍视。
生活无需过于复杂化。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当下、尊重感受、坦诚面对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享受生活的美好与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