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与超越讨好型人格的探索
文/唐若心学原创
我有一个女人,她的美貌如花,却常在情感的道路上曲折迂回。经过观察,我发现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她习惯性地忘却自己的付出,总是在无意识地以他人为中心,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
在生命的旅途中,有一种人格特质叫做讨好型人格。这种人格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个体习惯于迎合他人,通过这种方式来构建自我价值。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时间的交往与经历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那么,我们如何面对这种人格,以期获得更加幸福的生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努力。
我们之所以倾向于讨好他人,部分原因是我们对自己不够喜爱。在成长的过程中,若经常受到父母的训斥或权威的压制,我们内心会不自觉地产生不安和恐慌。特别是对于讨好型人格的人来说,他们在面对比自己的人或在自己弱小的时候,会习惯性地采用这种方式作为生存策略。
需要明确的是,讨好型人格并非全无优点。长期以来的察言观色使他们拥有较强的洞察力。过度的讨好也会让我们失去自我。
关注我的专栏,你将看到更多关于自我成长与精进的文章。我们将从心态、思维、习惯、人际关系、认知等多个维度助你在复杂的世界中重建强大的自我。
人性是复杂的,面对讨好型人格,我们不应其价值。而是要明白,这种人格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策略,伴随着我们的成长,需要得到更好的改善和优化。
随着我们的成长和能力提升,我们不再只是简单地讨好他人,也需要学会讨好自己。当我们懂得讨好自己的重要性时,就不会把生活的重心完全建立在他人身上,会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是同等重要的。
许多讨好型人格的人内心深处感到卑微,他们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认为自己无法做好任何事情。他们用讨好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价值。我们应该意识到讨好自己与讨好他人同样重要。将注意力转向内心,是缓解讨好型人格的重要步骤。
你需要理解的是,即使你再怎么讨好他人,也不一定能得到对方的完全喜欢。当你开始讨好自己,为自己创造愉悦的感觉时,你却在持续地滋养自己。
讨好型人格的人常常害怕以真实的自己示人,对自己的不满驱使他们认为服务他人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利他行为是建立在尊重自己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只是为了他人的认同而服务,最终只会让我们伤痕累累,充满失望。
真正地尊重自己意味着接纳自己的全部感受。这包括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完美,以及他人的优秀性。但同时也要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做真实的自己意味着完全接纳自己,认识到生命的独一无二性。当我们不再害怕做自己时,我们就获得了内在的疗愈和强大的力量。
做真实的自己意味着敢于对自己负责,深刻明白比起追求完美,展示真实的自己更为重要。成长的本质是放下对自己的批判,真实地接纳自己,找到一条属于真我的道路。
对于讨好型人格的人来说,他们常常认为自己微不足道,害怕真实的想法。我们不需要这样对待自己,而是应该真诚地面对内心的想法。因为感受和想法没有对错之分,它们只是我们内心的反映。
了解并倾听内心的真实想法,思考什么时候最快乐、最满足是重要的。发现内心的感受比盲目讨好他人更为重要。尊重自己是缓解症状的最好方法。当你懂得尊重自己时,你就会开始看到自己在逐渐地滋养自己,也会减少自动讨好他人的倾向。
为了改善讨好型人格的倾向我们要学会说“不”。如果我们不懂得拒绝别人他们可能会更看低我们所以我们说不也是一种尊重自己的方式当你懂得尊重自己的时候别人也会更加尊重你。在自己不舒服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尊重自己的感受尤其是在累的时候更要懂得拒绝别人。
理解到与他人平等重要是一个讨好型人格者的重要步骤因此在面对他人的索取时一定要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精力尽量先照顾好自己的事情面对别人的事情我们不需要担当过多的责任。
当你懂得适当拒绝别人的时候也是让别人重新认识你的时候我们需要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对方听到你的心声。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对自己负责滋养自己这是我们能够更好地去爱他人的动力所在。事实上缓解讨好别人的倾向并不是要我们对所有人都拒绝而是换一种方式对别人好先照顾好自己再照顾好别人这样做你的人际关系会更加健康和顺利。
今日话题:你认为如何才能有效地告别讨好型人格?欢迎大家一同探讨和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