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蕾
初涉科研领域,一切皆从研读前人的文献启程。
想及初入科研领域的研究者们,必定在阅读文献时遭遇过诸多困惑:文献难解其意,晦涩难懂;有时读时印象深刻,然过不久便难以回溯其中的细节,待欲再寻时,文献如同隐匿于茫茫网海。
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是否也在寻找解决之道?
身为博士三年级的学生,今日与大家分享我在阅读文献中寻找思路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文献的总结与整理,希望能为新入科研圈的朋友们提供些许帮助。
我也希望通过撰写,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我们常用的文献下载平台包括Web of Science、Google学术、必应学术、知网等,学校的图书馆也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库。
这些平台和资源就是确定研究基础的关键。
我们的研究课题部分由导师指定,部分则需我们自己在文献中寻找、思确定。无论何种方式,大多时候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查阅大量文献,探寻具体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开始阅读文献时,首先了解常用的文献管理软件。
常见的软件有EndNote、Mendeley和Note Express等。我们主要使用EndNote和Note Express。前者在我写英文文章时用于文献管理,后者则在写中文文章时用于文献管理。掌握这些软件的基本功能后,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文献平台搜索研究方向的文章,下载后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此过程中你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新文章涌现。
是不是感到无从下手?文献总结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虽然这个过程很费时,但相信我,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笨”,但确实最有效。
无需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如此详细的总结;有些文章只需快速浏览摘要、结论和图片即可。
这些内容可以作为日后写文章时的参考,随时随取都非常方便。文献总结的过程就是寻找研究方向的关键突破口。
通过阅读文献找到研究点,经过反复思考确定最终的研究方向。
随后围绕这个方向确定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文献总结仍可依照上述的文献总结过程,为每一部分的研究内容单独建立一个PPT的参考文献目录。
多个PPT的分类便于你快速找到所需的研究内容,切记不要将所有的文献总结放在同一个PPT中,否则你仍会淹没在文献的海洋中。
接下来是文献的整理。在Endnote中标记已读文献,并对每篇看过的文章做一个简单说明(在notes中记录),这样你在看的时候就能立刻知道文章的内容。
文献总结和整理是两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文献总结如同一棵树的根须,深入学术土壤中吸收营养;而文献整理则如同树干,让你能立刻把握这棵树的类型。两者并驾齐驱,方能行稳致远。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关蕾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关蕾的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待补充
编辑 | 闫洁
排版 | 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