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闻热点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议题在“乡村生活”板块引起了广泛讨论:“为何放羊多选在下午?”在这个“悟空问答”平台上,96位创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每个答案都有其独特之处,但在此我仅为大家分享两个出现频率最高的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清晨的草叶上带有露水,这些露水中藏匿着各种细菌和病毒。羊在食用这些带有露水的草后,可能会感染疾病。为了羊的健康,选择在下午放牧更为稳妥。
第二个观点则是:鲜嫩的青草在生长过程中会形成氰苷物质。当羊咀嚼这样的草时,氰苷会在体内转化为剧毒的氢氰酸,进而可能导致羊中毒甚至死亡。经过上午的阳光照射,嫩草的水分会减少,氰苷的含量也会相应降低,因此下午放牧时羊吃草中毒的风险会相对较小。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是否真的只能在下午放羊?
带露水的草对羊的肠胃确实有一定影响。例如,吃了带露水的草后,羊可能会出现拉肚子、拉稀的情况,这主要针对的是“小尾寒羊”这一品种。小尾寒羊原产于蒙古,其生理习性更偏向于适应寒冷和干燥的环境。在雨、湿度大的南方夏季和初秋季节,如果清晨青草上带有露水,小尾寒羊食用后便容易引发急性肠胃炎等症状。
虽然如此,这并不意味着上午就不能放牧。事实上,待太阳出来,露水蒸发干后,便可开始放牧。尤其在夏秋季节的晴朗日子里,上午九点之后放牧更为适宜。这是因为夏秋两季青草生长旺盛,羊只需一个小时左右的啃食就能吃饱,过早放牧反而无益。
到了下午,经过一整天的反刍,羊早上吃的草已经基本消化完毕。在三四点之后放牧一个多小时,可以为夜晚的反刍储备足够的营养。
“带露水的草对羊而言不宜食用”,这的确是正确的观点。特别是在早上点前应该避免放牧小尾寒羊等敏感品种的羊群。“为什么放羊多选在下午”的第二个原因却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大多数青草中氰苷的含量并不高,不足以对羊造成严重的中毒风险。
无论是早上还是下午都可以放牧羊群。只是在夏秋季节的早晨,当太阳未出来、露水未蒸发之前,应该避免让羊群食用带有露水的青草。这一做法不仅是为了避免腹泻等病症的发生,更是为了确保羊群的健康与安全。同时我们也应明确,对于大部分青草而言,氰苷并不会对羊的健康构成威胁。在选择放牧时间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