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宁静岁月
随着寒假的结束,春日暖阳、花开草长的季节悄然而至。在这明媚的天空下,春回大地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内心却并未因此流连忘返。反而觉得初中的日子过得异常疲惫,不仅是孩子,连家长也倍感压力;不仅是身体累,更是心灵上的疲惫。
也有一些好消息。经过一学期的磨合,女儿与班里的两位女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们在寒暑假以及小长假中都会相聚。我也与这两位孩子的母亲逐渐熟悉起来。其中,S同学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最好的时候甚至进入了班里的前三名,最差的时候也在前十左右。S同学的母亲非常有目标性,她希望S能考进开发区最好的高中。而另一位M同学的学习成绩则相对稳定,在十几到二十名之间。M的母亲则显得比较随和。这两个孩子的品性都非常好,女儿与她们在一起总是很开心。
在学校期间,她们会利用课余时间聊天,以此来缓解学习的压力。但大部分时间,她们还是在书桌前努力学习。有一次,班在家长群里分享了孩子们课间仍在学习的照片,并大力赞扬这种行为。我却持不同看法。我告诉女儿,课间应该起来活动一下,如果一直坐在课桌前不动,屁股都会坐疼了。但女儿回来后却告诉我,S同学很在意为什么老师表扬的人中没有她。这让我感到有些惊讶。
S同学的母亲向我分享了许多她的教育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必须上课外班,否则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受到影响。我则认为假期作业已经很多了,没有时间提前学习下一学期的课程。但S母亲却认为这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她告诉我,班里常年前三的孩子基本上已经把整个初中阶段的课程都学完了。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初一下学期就已经如此了,那么到了初中毕业时岂不是更加超前?
在S母亲的推荐下,我们决定尝试一对一的补习方式。我们选择了物理和生物两门课程,每周各补习一小时,并赠送一小时作业辅导。虽然费用相对较高,但我们也抱有期待。实际补课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请来的老师来自其他区,女儿觉得他们的讲解不如学校老师;另一方面是因为辅导课主要是助教看着写作业,真正的辅导成分很少。我们决定在学期末停止补课。
到了暑假,S母亲又为我们找到了F中在外面偷偷办的预习班。女儿和S同学报了英语和物理两门课程。女儿的英语成绩一直不错,她可能更喜欢学习自己擅长的科目吧。而物理则是必须补习的科目。虽然原本也应该报数学课程,但时间上不太合适。这个预习班最终顺利地上完了。
初二开学后进行了测试,这也是对假期补课的一个反馈。女儿的英语补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她在120分的题目中得了115分,口语测试也得了最高分。然而物理课程的效果并不理想,不仅入学测的成绩不好,后面的课堂知识也大部分听不懂。好在初二换了新的物理老师比较有耐心,在我和班的鼓励下,女儿开始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并和她聊天。尽管如此,她仍然需要努力坚持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