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国,字孝祥,雅居于湖,其气概豪迈,承袭东坡之余韵,启开稼轩之新篇,为豪放派之重要词人。其作品集名《于湖先生长短句》。
《念奴娇·过洞庭》之词
洞庭湖畔青草连天,近中秋之时,湖面风平浪静,无一丝波澜。三万顷的玉鉴琼田中,唯有一叶扁舟独自飘荡。明月与之同辉,银河与之共影,洞庭湖与我心表里如一,明澈无比。那种悠然自得之感,妙不可言,难以与君共语。
回想起在岭南的岁月,孤舟自照,心如冰雪般清白。短发稀疏,襟袖感到冷意,我却在广阔的沧海中稳定游荡。汲取西江之水,细细倾入北斗之中,万象皆为宾客。扣舷而歌,独自笑傲,不知今夕是何夕。
在张孝祥的《念奴娇》(洞庭青草)中,多处引用典故。其中有禅语,有《诗经》的句子,还巧妙地融合了苏轼《赤壁赋》的文辞与意境,仿佛自成一派,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力。他以稳定的姿态泛舟于广阔的湖面。沧浪,指的是青苍色的湖水。《孟子•离娄上》所载《孺子歌》中描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洗我冠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洗我足。”而张孝祥用以描绘洞庭湖的词句则是“三万顷的玉鉴琼田中,唯我一叶扁舟。”
《念奴娇》(洞庭青草)实为一首中秋词。此词与其说是描绘了月夜泛舟洞庭的自然景象之浩渺开阔,不如说是展现了作者自身人格的超拔高洁。张孝祥的人格魅力使这首词格外动人心弦。
那么,为何说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中的“表里俱澄澈”是全篇的关键之句呢?这是因为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清澈透明,更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纯净与高洁。此句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读者与词人心灵沟通的门户,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词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