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关乎脆弱生命的奋斗笔记》
有一双却显露出生命脆弱颜色的紫黑色小手,那是刚满30天、体重3.5kg的小浩。在这小小生命的身体里,隐藏着先天性心的秘密。
夜幕降临,小浩因病被送进了医院。他微弱的哭声,让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值班医生和夜班护士心生忧虑。大多数人在梦乡中度过深夜,而心脏中心的病房里,却上演着一场与死神竞速的战斗。心电图监测、血液气体分析、物治疗等操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小浩的Ⅱ型肺动脉闭锁给医护人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经皮血氧饱和度的数值一次次牵动着人们的心。
面对这样的情况,医护团队迅速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维持动脉导管的通畅,然后耐心陪伴安抚小浩,避免情绪波动加重缺氧。接着紧急进行化验检查,并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凭借着医护人员们有条不紊的操作,血气分析的结果终于出来,报告并不理想,显示小浩存在酸中毒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经验丰富的值班医师婷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治疗方案,使小浩的病情得到了稳定,为即将到来的手术打下了基础。
如果说之前的抢救是与时间的赛跑,那么接下来的急诊手术便是一场生死搏斗,也是对主刀医生技术的严峻考验。在一颗如同鸡蛋大小的心脏上进行体肺分流手术,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手术的成败。心脏中心心外科副医生靳永强以其精湛的“修心”技术,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小浩的血氧饱和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经过心外监护室的精心照料,小浩很快脱离了呼吸机,返回了心脏中心的病房。护士们不仅悉心教导家属如何进行术后喂养,还详细解释了注意事项。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细心照料,小浩终于可以出院了。令人感动的是,护士长还为小浩申请了先心病救助,减免了手术费用,这让家长感激不已。
每一次危重复杂先心病的康复,都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从外科到病房,从手术室到科,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让我们为这支优秀的团队点赞!他们的付出与努力,让每一个生命都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