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为孩子们的祝福方式也正在悄然变化。”陈先生在1月19日感叹道,他向微信朋友圈透露了他对孩子们“春节红包”的特别计划——送套书籍。他深信,只要孩子们用心去读,定能从中获得收获。他还为即将参加中考的外甥撰写了寄语,以此为他加油打气。这一计划赢得了朋友们的热烈点赞和支持。
换一种新方式
春节给孩子发压岁钱,一直是很多家庭的习俗。像赵旭先生一样,他有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往年春节,他都要准备一叠叠红包。除了给自己的孩子,还要给外甥、外甥女等。发压岁钱的过程,往往让他一个月的工资见底。他和亲戚们聊起此事,都觉得这已经成了一种“负担”。大家商议后决定,今年春节要换一种新的方式——用“书红包”“寄语红包”来代替传统的压岁钱。
他细心地询问了亲戚们各自孩子的阅读习惯,然后在网上精心挑选了几套合适的书籍。他还找来了精美的卡片,为每个孩子写下了寄语,附在书里。如“晓娜,愿你的中考之路顺风顺水,让梦想起航;贺阳,毕业之际,愿你勇敢追梦,不断超越自己。”
“这些书籍和励志的话语,相信会对孩子们有所启发和帮助,比直接给压岁钱更有意义。”赵旭笑着说。
礼物寓意更深刻
社区网格员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一些居民正计划以新颖的方式给孩子送“春节礼物”。
在蓝山社区的霞网格员所负责的区域里,有居民准备了文具套装作为孩子的“春节大礼包”。居民表示:“往年我们只是替孩子存压岁钱,对孩子来说没有太大的惊喜。今年我们决定送文具套装,既实用又有教育意义。”
东社社区的孟雅洁网格员在走访时得知了居民李女士的新奇想法。她打算用一场家庭旅行代替给孩子送压岁钱。“平时孩子需要什么我们都尽量满足他,但他似乎没有太多花钱的地方。而且不当的教育方式还可能让孩子学会攀比。”李女士说:“所以这次孩子想去南方旅游,我们就决定趁寒假满足他的愿望。让他在旅途中感受祖国的壮丽山河和不同的风土人情。”
祝福不打折扣
记者发现,一些家庭已经连续多年用各种形式来代替传统的压岁钱,这种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例如14岁的初中生分享道:“去年春节时,我的父母、爷爷和姥爷分别给我写下了寄语卡片。”
爷爷的寄语是:“希望你能积极追求梦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相信自己并相信未来。”姥爷的寄语是:“不要抱怨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因为它们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父母则写道:“愿我们的孩子永远保持内心的善良和阳光,拥有美好的未来。”这些寄语都被她珍视并摆在书桌上随时可以翻阅。
专家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压岁钱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这不仅丰富了压岁钱这一传统风俗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和祝福。这种新的祝福方式为春节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