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凯平重述世界读书日之独特意义
📜 今日,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每当我被问及:“读书究竟有何益处?”我总会回想起曾国藩的一句名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并非单纯的文人自勉之语,而是我们心理学领域的真实洞见。
文字、知识、图像,进入大脑后,都会转化为元间的连接,激发出丰富的生物电与化学反应。换句话说,知识不仅存在于大脑中,更是一种全身心的体验,即所谓的“知识”。
读书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变得功利或口若悬河,而在于让你成为一个智慧、聪慧和善良的人。特别是当我们涉猎心理学时,它帮助我们真正理解他人,理解自己,以及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想借此特别的日子,为大家推荐几本优秀的心理学读物。这几本书涵盖了亲密关系、社会交往、幸福体验和亲子教育等多个方面,覆盖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希望它们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为你的生活指引方向。
我们许多年轻朋友所关心的,无外乎情感交流、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与亲人朋友间的纠结与热爱。
从上世纪60年始,心理学家就开始探索人类最美妙、最神奇、最令人激动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亲密关系》一书深度解析了这一点,不仅探讨爱情,还探究了父母、朋友间的关系,尤其是那些深情厚谊对我们的积极影响。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以传统的理论框架进行讲述,而是以幽默活泼的方式,围绕真实的社会现象来解释人的心理规律。
例如,为何我们对某些有固定印象,即使面对相反的事实也难以改变?为何有些人即使在“被打脸”后,仍然坚信自己的观点?它还探讨了人类判断和决策的非理性现象,有时不理性反而能带来积极的效果。
对于生活在不确定环境中的年轻人,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培养一种积极的心态,从负面情绪中寻找向上的力量。
书名中的“心花怒放”源自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flourishing。这个词背后有一个温暖的含义,比“大繁荣”更让人感到亲切。我给它起了一个外号:“青年的幸福枕边书”。如同李清照的诗所述,“枕上诗书闲处好”,在无聊、烦恼或闲得发慌的时候,翻开这本书,或许能让你达到心花怒放的幸福境界。
塞利格曼教授是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他倡导21世纪的心理学应更多关注积极的心理力量,如幸福。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PERMA模型——幸福的五个要素:
1. 积极情绪:幸福的人一定是快乐的;
2. 投入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所爱的事物中;
3. 良好关系:幸福不是孤独的,而是在人际交往中体验;
4. 意义感:找到生活的价值和目标;
5. 成就感:通过努力获得收获和成长。
理解这五个要素,我们便能知道如何追求自己的幸福。而这本书是我写给父母的一本心理学书籍,探讨如何培养一个健康、快乐、讨人喜欢的孩子。与众多只讲“如何做”的育儿书不同,我提供的是基于心理学的“为何这么做”的解释。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位父母也是独特的创作者。真正的教育应建立在经过科学验证的原则之上。
心理学并非一读即懂的学科,它需要你不断地体验、思考和实践。而读书,是进入这个学科的便捷之门。希望这几本书能成为你生活中的指路明灯,也希望你能在阅读中变得更聪明、更善良、更幸福。
在这个世界读书日,愿你与一本好书相遇,与更好的自己重逢。愿每一个灵魂都能在书香中得以升华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