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臣闻欲木之长者,必培其根;欲流之远者,必疏其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茂盛,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本;想要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
根深而望流之远,源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译文:根深了却希望水流得长远,这如同源泉不深却要求水流得长远一样。德义不深厚却想使安定,即使我很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对于明哲的君王呢!
君王担当天下重任,处于天地间最高位,将推崇皇权的高峻,永保无尽的美好。必须念及居安思危,以节俭戒除奢侈,德行不可不深厚,不可不有所控制,否则就如同砍断树根而求树木繁茂,堵塞源泉而要河水流得长远一样。
历代帝王,承天之大命,无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多,能终者寡。莫非取天下易而守之难乎?
昔日得天下尚有余力,今守天下却力不足,何也?因在深忧之中必竭诚以待臣民,功成之后则易放纵情感而傲视他人。
竭诚则敌国为一体,傲物则亲为行路。若以督责、威怒震慑来治理,民众只能苟免刑罚而不能心怀感恩,表面恭敬而内心不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治理应特别谨慎。若以腐朽的绳索驾驭飞奔的马车,岂能不谨慎?
君王若能见可欲而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喜游乐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综合此十思,弘扬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九德,选拔贤能而任用他,择善而行之。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尽智谋,勇者竭尽力量,仁者播散恩惠,信者奉献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效力,君臣无烦忧之事,可以尽享豫游之乐、松乔之寿。垂衣拱手治天下而不言而化。何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