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又至,当浪漫经济如期而至,却有一部分情侣选择放下这个“甜蜜的负担”。他们或因患上“七夕送礼拖延症”,或因拒绝商家的“爱情买卖”,或是在神话故事中寻找缘由……那么,这届年轻人,为何开始不过七夕了呢?
七夕送礼拖延症的背后,是难选还是不用心?
在社交平台上,网友们一语道破了年轻人患上七夕送礼拖延症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经济上的拮据,有的是因为选择困难症。有网友总结自己在选礼物时的困扰:“便宜的拿不出手,贵的又买不起”、“买礼物需要的创新力不亚于工作中的创造力”。但也有人认为,年轻人之所以拖延,或许并不是因为选择困难或是经济问题,而是因为不够用心。如果真的用心,就会提前挑选合适的礼物。
除了送礼的困扰,选来选去的礼物有时还会惹恼伴侣。去年的七夕节,微博热搜话题七夕收到礼物反而很生气系列的阅读量高达1.6亿。原本甜蜜浪漫的节日,如今却因为送礼增添了许多烦恼。有些年轻情侣开始约定,七夕不再互赠礼物。他们认为,不应该被消费,应该平淡地度过这个节日。
传统节日是否变成了消费节?年轻人开始拒绝“爱情买卖”
许多年轻情侣开始拒绝这种“爱情买卖”。他们认为,七夕节不应只关注物质消费,而应重视爱情的真正意义。有的情侣选择在家安静地共进晚餐,而不是去人挤人的餐厅排队等候。他们认为,应付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已经足够累了,没必要为了满足所谓的节日仪式感而让自己更累。
七夕并非专属于情侣的日子 牛郎织女的传说也非完美
除了拒绝商业营销外,也有一些人选择不过七夕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七夕节原本是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是古代女孩祈福许愿的日子。随着历史发展才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然而近年来对于这段爱情故事有不同的解读。有的网友认为牛郎偷走织女的衣服是“渣男”行为而无法接受;也有的网友认为用现代价值观评价古代传说并不合适。
无论是保留节日的仪式感还是反感商业营销都没有对错之分。爱情可以是一蔬一饭的平淡也可以是惊喜的点缀。每个人不过七夕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最重要的是合适就好。在这个七夕节来临之际你是否也有一个不想过七夕的理由呢?
新闻线索爆料渠道: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XXX-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