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构想:
在本阶段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将主题定为《水族世界的奥秘》。在此背景下,孩子们通过多元化的智能电脑课件已经对多种水生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对小蝌蚪的成长过程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经常围绕老师提问:“小蝌蚪是如何游动的?小蝌蚪长大后为何会变成小青蛙?”等问题。孩子们热衷于模仿小蝌蚪的游动动作。根据孩子们的这些兴趣点,我们特别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 初步体验“水中舞曲”的魅力,能够依据对歌词内容的理解,用恰当的动作来表现歌词的意境。
2. 根据情节提示,学习并记忆动作的顺序,提升身体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 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以及彩条、蓝色彩带等道具。
2. 事先让孩子们观看过水中芭蕾的表演录影,对水中舞蹈有所了解。
活动流程:
一、情感引入
孩子们跟随《小蝌蚪》的音乐,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过歌声,将孩子们带入小蝌蚪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动作探索
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并探讨小蝌蚪的游动姿态。邀请孩子们用动作大胆地展现他们所观察到的游动情况。“小朋友们,你们观察过小蝌蚪吗?它们是怎么游动的呢?能否用动作展示出来?”
三、教师示范
教师伴随着音乐,以优美的动作表演一段关于小蝌蚪成长的舞蹈,让孩子们感受舞蹈的韵律美,并初步学习舞蹈中的动作。
四、律动学习
1. 依据情节提示记忆动作顺序。比如:“游向湖边,游向湖心,我们一起绕圈游。时而上浮,时而下潜,小脚也需稍作休息。小屁股转一转,玩耍一番。膝盖微曲,再微曲,小脚再合上,小手高举随风舞。”
2. 孩子们随音乐完整地表演舞蹈动作,教师逐渐减少语言提示,让孩子们完全沉浸在音乐和舞蹈中。
五、合作创编
引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动作大胆地合作创编第二段舞蹈内容。可以是其他水生动物的动作或者是水的动态表现等。让孩子们在自由的创作中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孩子的音乐学习兴趣是推动他们音乐学习的重要动力。我们始终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主线。通过歌唱、舞蹈、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更注重让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创编的方式来学习舞蹈,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