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火的成语大全四个字

2025-04-2704:20:19创业资讯0

“三皇五帝”是华夏文化中的一个古老传说,代表着古代远古的帝王。

其中,“三皇”指的是燧人氏、伏羲和神农氏。而“五帝”则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

燧人氏,又称燧人族人,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居民,发源自燧明国。这里所说的“燧明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而是上古时期的一个氏族聚落。燧明国位于黄河下游的河南商丘地区。

据北宋学者李昉、李穆、徐铉等人编著的《太平御览》记载,燧明国的居民最初并没有区分春夏秋冬和白天黑夜的概念。这个部落里有一棵名为遂木的火树,这棵树繁茂蟠曲,覆盖面积达到一万顷。后来,有一位圣者游历至此,在这棵大树下休息时,他观察到许多像鸮一样的鸟在树上啄食,树枝间不时闪烁出火星。圣者从中得到启示,折下燧枝尝试钻木取火,果然成功点燃了火种。这位圣者被后人尊称为“燧人氏”,并尊崇为“天皇”、“燧皇”,位列三皇之首。

原初的传说记载:“遂明国的人不懂四季与昼夜,他们的土地上有一棵火树叫遂木。这棵树盘根错节,延绵万里。后来有位圣者,游历于日月之外,来到这个,歇息在这棵树下。有鸟如鸮啄食树皮,火花自树枝间迸出。圣者观此景有感,便用小枝钻木取火,被后人称为‘燧人’。”

值得一提的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相较于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窃取天火的故事更为可靠和有据可查。在随后的数万年中,燧人氏还发明了结绳记事、百兽命名等十大发明,并在古商丘睢水流域的汤谷阳谷建立了第一都。

燧人氏离世后,被安葬在今天的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先祖,后人建立了燧皇陵。陵园内有陵冢、陵碑、大殿以及东西厢房等建筑。燧皇陵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战火、黄河泛滥以及时期的,虽然后来得到重建,但已不复当年的盛景。

如今的新建燧皇陵占地约440亩,神道长长、石雕整齐、墓冢肃穆、雕像庄严。陵冢四周的汉白玉护栏间镶嵌着十八幅诗配画的石刻浮雕,这些浮雕记录了从远古至今火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的重大文化事件。在台阶的设计中,注重运用“九、五”这些数字,体现了“九五之尊”的寓意。

自燧皇陵建成以来,许多重要的仪式都在此取“圣火火种”。例如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华夏文明之火”、国际旅游观光年的点火仪式、河南省青年运动会的火种等。燧皇陵的火种被旅游局命名为“第一火种”,商丘也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被文联授予“火文化之乡”的称号。每年都有来自海内外的大量人士前来此地进行观瞻和拜谒。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