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三更睡不着发感言

2025-04-2705:59:17创业资讯0

在谈及橡胶话题之时,许多人心生疑虑,总觉得这是个少有人触及的领域,犹如未触及海南橡胶产业的丰富历史一样。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隔行如隔山”。橡胶,作为战略物资的重要一员,与石油、钢铁、煤炭并肩,被誉为四大工业原料的佼佼者。而海南,作为我国主要的天然橡胶产区,对于保障天然橡胶战略物资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据史料记载,海南的橡胶种植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海南华侨何麟书的橡胶种植文献是现今可查的关于橡胶在规模种植的最早记载。透过这一历史见证,我们可以看到海南对于橡胶种植的贡献和影响。

而在现实中,海南以及整个的橡胶产业都有着巨大的产业链条。从业于种植橡胶以及相关产业的人员高达一百多万。无论是海南、云南还是广东的部分地区,国产天然橡胶的产地都是辛勤工作者们的努力成果。

特别在海南,每年的割胶季节都引人注目。春节过后不久,农历三月便进入了割胶的季节。在深山老林里,广袤的橡胶林中,一支庞大的割胶作业队伍便开始辛勤的工作。他们需要在凌晨便起床,进入山林中开始一天的劳作。这其中虽言及孤身劳作,但他们实则是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劳作方式。

每位割胶工人往往需要负责一个山头或多个山头的割胶工作。他们自立山头、各自为政,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为的橡胶产业贡献力量。

那么,为何割胶工作必须在三更半夜进行呢?或许有人会认为是为了避开酷热的太阳,然而真实原因却是因夜里湿度大、温度低时,橡胶树体内的水分饱满,此时进行割胶可得到更高质量的橡胶乳液。

对于这昼夜颠倒的劳作方式,其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在深山老林中面对蛇、虫、鼠、蚊等生物的侵扰是家常便饭,甚至有时会遭遇野兽的威胁。但正是这些辛勤劳作的工人,用他们的汗水书写着天道酬勤的故事。

在乡村中,家教时常会提到:“如果你等到太阳晒到屁股才去割胶,那你只能看着别人发财了。”这不仅仅是对于勤劳的赞美,更是对割胶工人辛勤劳作的一种写照。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是他们对于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于产业的巨大贡献。

我们或许无法完全理解割胶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工人的身上学到一种精神——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执着。正是这种精神,使得我们的能够拥有丰富的天然橡胶资源。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