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实习记者李晨 编辑张晓华
今天早晨大约05:10,位于上城区的河道保洁员王先桂在进行环通船闸的保洁作业时,意外发现了一只在水中挣扎的动物。他在佑圣观桥西侧的河道中划近观察,发现这只动物与众不同,似为一只鹿类生物。
“平日里常有小猫小狗落水,我一般都会用网子将它们救起。但今天的情况有些不同,这只动物的体形明显较大,更像是鹿。”王师傅回忆道,“当时小鹿显得非常慌乱,在水中来回游动,似乎在寻找一个可以上岸的地方。”
于是王师傅慢慢靠近小鹿,尝试用渔网进行救助,然而小鹿表现得极为反抗,并且极力避免被网住。由于河岸较高,王师傅担心小鹿无法自行上岸,因此他持续驾驶保洁船,追着鹿继续尝试救助。
经过近两小时的努力,王师傅终于成功将小鹿捞上船。然而小鹿的警觉性极高,在船上不断反抗,使得王师傅的胳膊上留下了几道红印。
之后,王师傅将小鹿安置在重华桥东侧的桥下,简单对其四肢进行捆绑以防其再次落水。随后他立即联系了所在的公司,公司迅速与上城区局取得联系,并进一步联系了上城区的野生动物救助站前来处理。
中午时分,上城区野生动物救助站的郑卫站长赶到现场。经过初步检查,确认这是一只黄麂。郑卫站长表示,黄麂的耳朵和腿上有几处擦伤,但并无大碍。进一步观察后,郑卫站长推测这只黄麂的年龄较大,大约30斤左右,已经长出鹿角。
下午2点左右,黄麂被送至上城区野生动物救助站进行全面检查。专业的兽医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伤口处理。由于黄麂对环境陌生且有些受惊,它被送至住院部进行观察和照顾。
下午钟左右,黄麂被安住住院部的小单间中。考虑到黄麂喜欢夜间活动和夜间更具安全感的特点,医生为黄麂的笼子设置了遮光布以保持环境的安静和暗淡。此外还准备了食物和水供其休息和康复之用。
此次事件也引起了上城区局及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他们认为黄麂的出现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河上城段河岸的绿化面积达到54003平方米且无污水排放口为野生动物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对于这类野生动物的出现郑卫提醒广大市民保持冷静和谨慎发现时应及警或求助相应的救助站进行处理并呼吁市民关注野生动物保护提升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共同维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黄麂作为二级保护动物其数量的增加也反映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工作的成效。同时它的出现也提醒我们应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每一个生物共同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