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记录,新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六篇短文,题目:漫步之路
学习目标:
1. 有情感地阅读课文,深刻理解内容,并且记忆平衡句子结构。(重点)
2. 深入品味描述母亲、儿子言语的段落,感受人物情感;深入分析描绘自然景物的段落,探讨其表达效果。(重点)
3. 学习从细微之处展现整体之大的写作技巧。(重点)
知识点解析:
理解标题的含义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漫步之路”不仅代表了文章的主要事件,还是整篇文章的线索,串联起在行走过程中祖孙三代彼此敬爱的多个场景。它传达出平静、从容的情感基调,为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词语辨析:
信任:侧重于相信并敢于托付。
信服:侧重于对某事或某人的佩服。
分歧:指思想、意见等的不一致,导致出现不同的方向或结果。
歧义:指语言文字存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意义,具有多种可能的解释,通常是因为语言文字表述的不明确。
深入分析课文:
关于“整个世界”的含义是如何理解的?
“我”与母亲、妻子、儿子共同构建了一个家,而这个家就是一个微小而又完整的世界。母亲代表老年一代,儿子代表年轻一代,而“我”和妻子则代表着生命的中间力量。作为中年人,我们既要照顾好老人又要抚养好孩子,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务,这适用于所有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写作技巧——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是通过描述小事物、小事件或小场景来体现大主题的一种写作方法。这里,“小题材”可以是一片树叶的摇动、一只鸟的鸣叫或者是一次短暂的交流。“大主题”可以是关于生活的哲理思考、人类社会的演进或是人类情感的深层次体现等重要内容。
在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小”与“大”之间必须有着紧密的联系;尽可能将“小”的细节描写得更为详细和生动;要巧妙地引出“大”的主题,以突出文章的主旨。
在“漫步之路”这篇课文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如何有情感地阅读和理解文章内容,还了解了如何通过细微之处来体现整体的重要性。这种写作技巧对于我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学会从身边的小事中寻找启示和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