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众多地级市城市大学中,有宁波大学、温州大学、嘉兴大学等三所被冠以“大学”的高等学府,它们是城市综合型大学的代表。除此之外,台州学院、丽水学院、衢州学院以及湖州学院等也是当地的知名学府。
接下来,或许将迎来第四所城市大学——绍兴大学。绍兴文理学院一直被寄予厚望,长期在国内十余所“文理学院”中保持领先地位,其目标便是更名“绍兴大学”。
坐落于浙江省中北部的江南水乡绍兴,它紧邻杭州湾南岸,在历史上曾经多次以越州与会稽郡的名字存在。直到南宋高宗赵构在公元1131年以“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为寓意改元为绍兴,并提升越州为绍兴府,自此“绍兴”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绍兴地区人才辈出,这片土地与河流共同孕育了众多崇尚知识和学习的绍兴人。他们一直引领着时代的潮流,也一直在推动着“绍兴大学”的设立。对于绍兴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字更迭,更是他们心中深藏已久的“大学梦”。
传承百年办学历史文化的绍兴文理学院正是这一梦想的承载者。该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09年创办的山会初级师范学堂。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先生曾在此担任监督一职,如今这所学院还设有鲁迅人文学院以及以先生名字命名的各项品牌活动。它还是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地。
在更名的道路上,绍兴文理学院曾面临两个选择:绍兴师范学院或绍兴学院。但考虑到学校合并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了“文理学院”这一名称。1996年,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与绍兴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学校合并,共同组建了如今的绍兴文理学院。这也象征着文理交融的办学理念。
绍兴文理学院的发展势头强劲,陆续并入了绍兴卫生学校、上虞师范学校以及绍兴市城乡建设学校等学校,校区遍布绍兴各地。2013年,该学院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到了2022年,它更是被选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在绍兴的地位不可替代且作用重大。在学院的行政楼前,一块“兴学碑”屹立不倒。碑上刻着:经济发展如日中天时,其他行业也欣欣向荣,但高等教育的进步却始终跟不上社会的需求。这不禁让人思考: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担忧呢?这正是绍兴人对高水平大学的追求和期待的写照。
近年来,文理学院在朝着更名为“绍兴大学”的目标努力的也注重内涵建设和服务地方的发展。目前,该学院拥有15个二级学院、29个硕士学位点以及覆盖全校90%以上本科专业的学科体系。还有59个本科专业和4个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工程学、化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和材料科学等五个学科都进入了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
目前,绍兴文理学院的在校学生人数达到了一万九千余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进入教师编制的比例约为60%,某些专业的比例更是接近90%。这就是绍兴文理学院,您对它有什么看法或建议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