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平台上的一个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悉,某知名连锁超市的山姆自有品牌弱碱性天然矿泉水被误传为具有“神奇生育能力”的“生仔水”。这一消息在9月2日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首,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讨论和热议。
对于这一传言,山姆超市的客服迅速作出回应,明确表示该款矿泉水只是普通的矿泉水,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支持其具有生育功能。生产商公司也发表声明,否认了公司传播此类言论,并强调这是个人行为。
这一传言的起源,据说是由于碱性食物能够助孕,特别是容易生儿子的说法在社会中广泛流传。而这款矿泉水正好是弱碱性,因此被误认为具有特殊功效。这种说法并非科学事实。早在去年,深圳卫健委就已对此类说法进行辟谣,明确指出性别决定于和的结合,与食物的酸碱度无关。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科学知识已经普及,仍有许多人深信不疑地相信这种荒诞的说法。我们也看到一些商家为了营销效果,将某些饮品进行“科学依据”的夸大宣传。比如一款复合果汁被宣传成可以治疗晕车、牙疼的神水,电解质水则被宣传为能增强免疫力。这种夸大其词的营销手段在过去也曾引发争议和质疑。
在营销过程中,如果能够在法律允许和适度解读的范围内进行宣传,那尚可接受。当营销手段越过界限,宣传一些毫无科学依据、甚至带有色彩的内容时,就涉嫌虚假宣传。例如山姆矿泉水的“生儿子”传言就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质疑。除了缺乏科学依据外,这种传言还可能引发“重男轻女”的争议。
在男女平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在制造和传播这样的谣言?这些在评论区“现身说法”的人是营销水军还是别有用心?即使真的有喝了矿泉水生儿子的个例,也不过是一种巧合。这种关联放大效应却可能误导更多人产生误解。如果这是一种编造的营销话术,那么我们必须查明是谁在幕后推动,谁从中获益。
对于这种缺乏科学依据的营销手段,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让生儿生女成为炒作的戏码,不能放任形成鼓吹的网络氛围。我们也应该反思这类谣言为何能有市场。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些人的科学水平不高以及对“生儿子”的渴望。普及科学知识和男女平等观念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