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概览: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到,班规是如何建立在班级的真正需求基础之上的。我们也希望通过制定班规的过程,引导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规则责任和义务。
教学关键点: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尝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规。
教学准备:
在课前,教师需观察班级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并预先准备一些关于班级规则的例子。
学前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规则的话题往往显得枯燥和难以理解。我选择了从他们熟悉的图书角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以此为基础制定班规。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制定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1. 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规则,并请他们举例说明这些规则的作用。
2. 总结后,教师指出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为了使我们的班级更加和谐有序,今天我们将一起制定我们的班规。
二、从图书角开始。
1. 询问学生是否注意到图书角里存在的问题,如书被乱放、书页被弄脏或、自己喜欢的书被别人借走等。
2.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通过小组讨论后,总结学生的意见,并开始制定图书管理规则。
规则大家定。
1. 引导学生回顾制定图书管理规则的过程,让他们理解规则是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
2. 让学生思考除了图书管理外,班级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制定规则,例如上课、发言、课间秩序、垃圾处理等。学生思,教师总结并加以补充。
3.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针对自己选择的问题制定班规。每个小组的代表可以上台展示他们的班规内容。经过全班投票后,选出一个最适合的作为我们的班规。
规则要遵守。
1. 强调规则是我们自己制定的,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但有时我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忘记或忽视规则。这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 通过展示一些不遵守规则的例子,让学生们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在此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总结。
3. 最后强调,我们的班规是为了使班级更加和谐有序而制定的,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我们将把班规贴在教室的显眼位置,希望大家都能记住并遵守它。
课后延伸:
为了让班规得到更好的执行和监督,教师可以学生们轮流担任值日班长,负责监督同学们遵守班规的情况。每周末进行一次反馈和评价活动,对遵守班规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班规的认同和遵守程度。
老师福利及教学资源分享:
老师您好!以下是关于“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备课资料和资源推荐:免费提供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部编版教案、课件和学案资源供您下载和使用;另外还有精选主题班会课件供您参考使用;此外还提供最新的教材改版信息及配套电子课本等资源供您免费领取和使用;如果您需要更全面的教学资源请私信我回复【福利】进行获取!祝您教学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