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品读了《名人传》,该版本由傅雷所译。此书原作为罗曼·罗兰所著,关于他深受启发的三位非凡人物——音乐家贝多芬、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及文学家托尔斯泰的传记。不同于传统的传记叙述方式,罗曼·罗兰挑选了三位名人生平中不同时期的片段,融入了个人理解和评论。虽然全书篇幅不及三十万字,但其影响力却跨越了文化与时代。
对于学问深究之人而言,有墨客之称。于阅读中前行,亦得些许启示。傅雷所言“真实的苦难方可祛除幻想之苦,唯有壮烈悲剧方能指引我们承受命运之重”,便出于此书的译序之中。其后句“以无畏之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者,方能振救一个萎靡不振、自私自利的”,乃是十五年前初读时所得之。
今日我欲分享的,乃是托尔斯泰对于艺术的独到见解。
艺术与科学的追求,只有在不超越任何,仅视其义务为重时,才能结出善果。牺牲,作为这两种活动的要素,为世人所赞颂。那些以精神劳动服务他人者,常因追求完成使命而承受痛苦,因为精神之境往往诞生于痛苦与困扰之中。对于思想家与艺术家而言,牺牲与痛苦是常态,因他们的目的在于大众的福祉。
对于那些非依赖工作以求生活的人来说,其内心的感受相对狭隘。此言同样来自托尔斯泰之口,直指人的内心情感之别。
艺术并非简单的技艺,而是真实情感的表达。艺术家唯有不孤、处于人类自然生活中时,方能感受真实的情感。得到生活庇护的人在创作上常处于最佳状态。托尔斯泰的这些观点,为我们揭示了艺术家的心境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名人传记的叙述方式,还是托尔斯泰对艺术的见解,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考与启示。这些深邃的见解与真实的情感表达,无疑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