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既在创业公司带领过147人的团队,也在500强公司带领过仅9人的小组,从中提炼出了关于团队管理、人才甄选与培养的三大原则,下面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在30岁之前,专注于磨练自己的运营能力、完善知识架构、以及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些最终形成了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到了30岁之后,无论在哪个公司,处于何种位置,即便仍是一名基层运营人员,也应学会“带人”。这并非要求像创业公司CEO一样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招人、找钱和找方向上,而是在如何带领团队方面,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和心得。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领导。”团队的领导者风格、性格乃至个人爱好,都会深深影响团队的战斗力。那么,有没有简单明确的几个关键点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培养?或者我们应做好哪些方面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带领不同规模的团队后,我总结出了下面三个关于带人、看人、选人的原则。
快速识别团队成员能力的三个关键原则:
1. 业务能力:这包括知识结构、经验和执行力三个方面。
2. 责任心:除了事情能够善始善终外,还需要看犯错的频率与错误的程度。
3. 态度:包括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以及对分配的工作不挑肥拣瘦,并愿意给出超出期望的结果。
对于业务能力,首要的是对所负责的业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例如,在面试时,我会问如何运营一个新产品的前三步是什么。这其实是评估应聘者对业务底层知识结构的理解程度。我也看重他们过去的经验以及执行力。在共事过程中,我观察他们的执行力表现。
关于责任心,我设定了轻错误和重错误的界限。对于轻错误,如一些低级失误,可以给予容忍,但如果是重错误,如导致用户体验投诉和损失的价格设置错误等,那将是不被接受的。员工的多样性很重要,不应因为一两次的错误就一个人。
在态度方面,对于刚毕业或新入职场的员工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可能在业务能力和责任心方面有所欠缺,但通过积极的态度可以赢得上级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学习提升的机会。例如,我在做实习生的经历中就深深体会到态度的重要性。即使是额外的工作任务或超出职责范围的事情,我也会全力以赴地完成并给出超出期望的结果。
以上这些原则不仅在我初入职场时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我后来在各大公司带领不同规模团队时得到了验证。无论是在创业公司带147人还是在500强公司带9个人后所总结出的心得,都希望对大家在带人或被带的过程中有所帮助和启发。
作者:
公众号:小野电商运营(ID:xiaoyedianshang929)
本文由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