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回忆与浓浓的年味
时光荏苒,已然到了腊月十七,大地上最为盛大的节日——春节,正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优雅地向我们走来。我此刻想要追溯的,是那些年在农村度过的春节时光,让我们共同沉浸在这份春节的洗礼中。
难以忘却的年俗记忆
李恩泽笔下,虽与妻子已失去双亲的陪伴,但那大年初二的早晨,他们仍迫不及待地踏上归乡之路,去寻找那久违的年味。这颗寻找年味的心,早已随着他们的步伐飞回了那充满回忆的老家。
我们的家乡,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的华北大平原上,这里的中原风情尤为典型。每到腊月,年味便开始弥漫。尤其是腊月二十后,每天都有集市,人们称之为“年集”。这时,无论是穷是富,人们都会纷纷前往集市,为新的一年置办年货。
年集的热闹与繁华
在年集中,人们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集市上的吆喝声、鞭炮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首独特的集市交响曲。卖香料的、卖干货的、卖鲜菜的……各色各样的摊位应有尽有。人们在这里挑选着自己需要的年货,虽然人潮拥挤,但从未因碰撞或踩脚而发生争吵。
彩色的纸铰成各种花样,被贴在门头、门框上,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更重要的是神像的购买,人们地请回天神、灶神、财神等神像,以示对神的敬意。老话说得好,“”期间虽无人敢售神像,但仍有像我这样的孩子,拿起毛笔为家中和邻居家写神牌位。
在集市上,卖鞭炮的摊位尤为热闹。卖炮的小贩们为了吸引顾客,常常会点燃一挂鞭炮,此起彼伏的声将年集的氛围推向。人们争相购买,交易中双方都带着满足和喜悦。
年味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
其实,我并不神灵,但那年祭灶的日子,妻子与我在集市上为灶君爷准备供品时的小插曲仍让我忍俊不禁。当看到供奉的水冻成了冰坨坨时,我不禁打趣妻子:“你对灶君爷不满意吗?怎么让他吃冰块呀?”妻子听后不禁笑了。
虽然时代在变,但年集的热闹和年味的传承却一直未变。我们县的一个香生产基地远近闻名,生产的香被广销各地。即使是在“文化大”那样的特殊时期,人们依然偷偷生产香火,可见其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
回想起那些年在农村过年的日子,心中充满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虽然时光流转,但那份浓浓的年味和那份对家乡的眷恋却永远不变。让我们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共同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和情感吧!
如此这般,便是我的春节回忆与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