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妈手记
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亲友的祝福总有许多种形式。当朋友步入婚姻的殿堂时,我们常常会送上“早生贵子”“儿女双全”的祝福语。很多人认为,儿女双全的家庭是最幸福、最好的家庭,有儿子,有女儿,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家庭。但真的是这样吗?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个关于母亲与女儿之间对话的故事。这位母亲告诉女儿,家中有七套房子,其中一套是父母自住的,剩下的六套将平均分给她的哥哥和弟弟。每人都得到三套房子,其中一套用于居住,另外两套则用来出租。她还提到了自己银行卡里所剩的26,000元。出乎意料的是,女儿并没有回应她的母亲,也没有接受这26,000元,而是选择了直接拉黑母亲。这个故事引发了我们对多子女家庭财产分配的思考。
我们常常说,多子女的家庭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以这个故事为例,七套房产中父母只住一套,剩下的六套全部给了儿子,女儿却一无所有,这种不均衡的分配确实让人心寒。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另一位母亲从小就告诉自己的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长大了要扛起家庭的重担。但事实上,当她的孩子上初中后,她开始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好,每次都叮嘱儿子不要舍不得吃,因为她认为她有足够的钱来支持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许多父母仍然抱着重男轻女的思想,他们觉得家产、资源和责任都应该是儿子的。这种观念不仅仅表现在物质资源的分配上。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我们时常会听到父母将儿媳妇生下的孙子看作是自己血脉的延续。相反,女儿在婚后常常被视为他人家庭的一员。但是在我们老了之后,真正能陪伴我们的往往是那些儿时不受重视、冷落的女儿们。
在多子女的家庭中,我们常常发现那些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关注和疼爱的孩子,在父母年老后反而会成为最孝顺、最照顾父母的人。她们内心深处对父母的关注和陪伴有着深深的渴望。这种内心的满足感使得她们在照顾父母时感到甘之如饴。当她们面对那些得到父母所有资源的兄弟姐妹时,内心的不平衡感也会油然而生。
那么,为什么儿女双全的家庭容易产生矛盾呢?这往往源于父母骨子里的重男轻女思想。他们认为儿子应该继承家业、光宗耀祖。这种观念不仅影响了财产的分配和教育资源的倾斜,还导致了兄弟姐妹之间的不和谐和矛盾。
以教育资源为例,现在许多父母在物质上都能做到儿子和女儿平等对待。但当涉及到教育时,大多数父母还是会倾向于给儿子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教育机会。这种细微的差别在孩子长大后逐渐显现出来,容易引发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和不满。
无论是在财产分配、教育还是其他方面,父母都应该摒弃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只有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才能避免家庭矛盾的产生让家庭真正成为幸福的港湾。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