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领悟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句话中,"一"字代表着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的生命体。这句话是修行者们所追求、、理想以及行为的标准。其目的在于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达到道的境界,拥有至高的德行。在拥有完整的德行时,生命便处于无危之境,淳朴的德行与完整的道相融合。
孔子曾言"中庸之道,即是德行。这已经是至高无上的境界了!人们已经很久没有真正领悟到这种境界了。"中庸之道与"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道理相通,都代表着德的最高境界,道的极致体现,也是人生正命的最高状态。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持续做到、及时做到这样的境界是相当困难的,只有内心深邃、无为而治的修行者才有可能达到。
虽然一个人做些善事并不难,但难的是一生都在行善而不。一时的道化容易实现,但拥有淳朴的德行和完整的道却是难上加难。道不会虚设,人也不能虚度此生。善恶吉凶的转变都有其自然的法则。道的实践全在于人本身。
在自然界中,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是由其本性所决定,不断趋向完善也是其天性。适宜的环境才能让人顺应自己的本性,进而实现德行的。善待自己,善待生命,愉悦地修炼身心,以保持生命的活力,保持纯真的天性,直到尽享。
为了修身养性,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经典为我们提供了指引。有了这些经典的引导,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从点滴小事做起,守住精神,培养真气,淡然处世,内心自得其乐。合理的饮食,规律的起居,避免过度劳累,适应寒暑,及早治病,积累小善行或许能成就大德行,道之所在也可见一斑。
如果你能在人生旅途中长期保持善良的生活习惯,那么你就在行善、行道了。你就是在善待自己,也便拥有了德行。当你的德行完备时,生命便处于安全的状态。如果能达到淳朴的德行,便与道相合了。这便是顺应了自己的天性,便有可能活到天命所定的年龄,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