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一次在合肥上学的时光里,我首次认识了王朔这个名字。记得那是在一个周末的闲暇时刻,偶然间在室友的翻到了一本厚厚的王朔小说集。初次翻阅其中的《空中》,我便被深深吸引,仿佛被魔法牵引,一页一页地阅读下去,直到读完最后一页。读完之后,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或许是对爱情的美好憧憬触动了我的内心。
随着时光流转,我们进入了21世纪。王朔的名字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相较于之前的神秘消失,此刻的他似乎变得更加直言不讳。我在网络上看到了一段他面对镜头时批评人的视频,了解他的作品被誉为痞子文学后,觉得他口无遮拦的态度也算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尽管有些负能量的事件发生在他身上,比如公开承认,但我认为这只是他性格中的一部分。以前曾见过他的照片,这次在视频中看到他的真实面貌,我心中不免有些许失望。一个曾为痞子的他,却有着细嗓的嗓音,这种反差让我有些疑惑。但或许这些细节并不重要。
视频中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他对一位女记者的尖锐谩骂,不断吐出烟圈的同时也不乏国骂;二是对文艺界的前辈进行攻击,其中似乎包括余秋雨、金庸等。此刻的他,犹如一条疯狂的狗,言辞狂悖至极。他的这种行为让我对他几十年来在我心中的光辉形象产生了质疑。我仍记得他曾经说过自己创作了一部书名为《我的千岁寒》。在漫长的等待中,这本书终于出版了。我买到了这本书,袁枚的那句名言在我心中回响:书非借不能读也。虽然我的书柜里尘封了近十年的它在这段时间内又沉寂了许久。
《我的千岁寒》实际上是王朔近年来的五部作品的。从书中我看到了他融入了哲学思考和人生观的作品。尽管其中仍不乏国骂和调侃性的内容,但也不失当年痞子之风。书中的故事取材于《六祖坛经》,讲述的是主人公惠能从一个不识字的樵夫成长为享誉青史的一代宗师的故事。惠能悟道的过程令人回味无穷。而王朔在书中自诩为给高级知识分子看的作品,但我不禁要问,到底有多少人在看?又有多少人能坚持看完并给予高度评价呢?
读到《我的千岁寒》时,我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以独特的语言风格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但其中混杂着大量的随意性文字和看似高深莫测的语句让人感到困惑和无奈。不禁让人想起那位开车的司机因不知自身能力有限而过度模仿领导所导致的结果。《我的千岁寒》虽被包装得看似精美,但其内在内容却难以经得起细究与品评。对于其他诸如经史子集的经典作品则因其流传千年的深厚内涵和智慧令人赞叹不已而令人肃然起敬的另眼相看两者有着天壤之别这也是不可忽视的文坛现状所在面对这样的情况让我想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那些至高无上的思想和学问并不简单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的定位和能力并不迷失于自我之中又该如何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呢?
《我的千岁寒》虽然是一部充满争议的作品但也不可否认其背后所蕴含的王朔的独特思考和感悟。愿我们在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里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不断追求知识和成长不为浮华虚荣所迷。从失败和错误中吸取教训获得更多的启示让生活充满希望和未来也更加宽广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