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那些富有的家族常有着特殊的标志,那就是在他们的脖颈间显露出的“大包”,这被视为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人们称之为“贵族之包”。
如今这种被老一辈人拥有的“贵族之包”,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年轻一代的脖颈后。
这究竟是何物?为何会出现在我们的颈后?
所谓“贵族之包”,并非是因大鱼大肉而形成的,而是一种常见的颈椎问题。实质上,它是一种颈部后方异常凸出的包块,位置处于颈椎最后一个节段与胸椎第一个节段之间。
那么,这个包块是如何形成的呢?
它是由于颈部软的异常增生。颈椎疾病和劳损病变导致的肌肉和脂肪化也是其成因之一。颈椎的最后一个节段,即隆椎,本身就是颈椎后方棘突最凸起的一个节段。
简而言之,“贵族之包”就是异常增生的软与异常的脊柱凸起相结合的产物。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得到这个“贵族之包”呢?
长时间低头,会使头部对颈椎的压力增大,导致保护性肌张和长期,最终形成“贵族之包”。脖子前伸、低头,再微微仰头,这样的姿势会进一步导致颈胸椎的变形,加重包块。经常含胸弓背也会导致颈部肌肉僵硬、颈椎受力不均匀,从而加重“贵族之包”的情况。
低头、探颈、含胸、驼背等不良姿势是导致“贵族之包”的主要原因。
“贵族之包”不仅影响外观,更影响健康!它可能导致多数肩颈肌肉出现紧张僵硬、酸胀不适甚至疼痛。某些人还可能出现脖子后方颈项部不适、头晕、失眠等症状。如果颈椎病较为严重,,还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或疼痛、行走不稳、手指不灵活等表现。
那么,如何自诊是否有“贵族之包”呢?
靠墙站立,双脚与髋同宽,整个身体墙壁,确保脚后跟、、肩胛骨墙壁。然后观察头是否能贴到墙。如果不能贴到墙且颈部有明显凸起,那就可能有了“贵族之包”。即使头部不能贴到墙但无明显凸起,也是姿势异常的表现,同样需要引起注意。
那么,如何矫正“贵族之包”呢?
第一个动作是靠墙收下巴。靠一面墙站立,确保脚后跟、、肩胛骨贴紧墙。然后食指辅助推下巴向后,使头部靠紧墙。这个动作至少要保持5-8分钟。
第二个动作是坐姿抗阻力。选择一条低强度弹力带,保持头部、颈椎的水平直立状态。双手轻轻前拉弹力带,脖子向后发力对抗。每次持续5-6秒,8-12次为一组,每次做3组。
第三个动作是坐姿掰脖子。保持头部、颈椎的水平直立状态,手把着头向一侧掰,保持5秒,体会拉伸感。换边继续,8-12次为一组,每次做3组。
以上三个动作能有效缓解颈部疲劳,改善颈部肌肉,纠正“贵族之包”。如果出现明显的肢体麻木或疼痛、行走不稳等不适,还是需要尽早就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