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词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读懂全文的基础和关键。无论是在应试教育方面还是在日常生活交流中,对词语的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
曾经,我遇到过一位优秀的学生,各科成绩都非常出色,唯独在语文学科上,尤其是在理解词语方面遇到了困难。即便是教科书中的常用词汇,她也无法准确地解释其含义。
尽管背书可以带来成就感,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但过度的追求背诵速度却往往忽略了真正的重点——理解。有些孩子虽然能够流利地背诵诗文,但却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他们缺乏对文字的深情朗读和理解,只追求表面的流利性。
在学习初期,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词语。这些方法不仅对预习很有帮助,而且还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解释词语时,孩子们常常面临的问题包括不敢说、心里明白但说不出来以及不会用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并通过字典来验证词语的含义。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将词语拆开理解,再将每个字的意思串联起来,从而理解整个词语的含义。
比如,“轻便”一词,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轻”和“便”,分别理解它们的含义后再将它们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出“轻便”的意思是“重量轻而使用方便”。对于一些四字词语,我们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其拆分为二字词语或单个字来理解。
我们还可以通过寻找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词语的含义。比如,“牢固”可以换成“坚固”或“结实”等近义词来解释其含义。我们还可以通过联系生活经历来解释词语的含义。例如,“饥肠辘辘”可以联系到自己一天没吃饭时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感觉来解释这个词语的含义。
还有一些情况是词语在上下文中较为陌生或难以理解时,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揣摩其含义。比如在《陶罐与铁罐》中,“奚落”一词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出其含义是“用刻薄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这五种方法可以相互结合、灵活使用,适用于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如果孩子们能够全部掌握这些方法,那么在小学阶段对于词语的理解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