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有才,诗坛独领
白居易(772年至846年),是中唐时期杰出的现实诗人。他与李白、杜甫齐名,共同构成唐代诗坛的三大巨匠。他不仅擅长古体诗,更是“全面性天才”的代表。早在孩提时代,白居易就展现出过人的才情。三岁时识字,五岁能作诗,九岁通晓声韵,十几岁时文采已令人瞩目。公元7的某天,十六岁的他刚到,就带着自己的诗稿拜访了文坛顾况。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早年家道中落,但他在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境内)度过的童年时光却是与邻家女孩湘灵的青梅竹马。这段纯真的初恋情感深深烙印在他的心灵深处。
白居易的诗歌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贞元三年,他以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惊艳全唐,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才。此后,他的诗歌如泉水般涌出,成为了唐代诗坛的一颗耀眼明星。
经过十多年的相处,白居易与湘灵的感情已经根深蒂固。因门第之差,白居易的母亲坚决反对他们的婚事。然而白居易心中只有湘灵一人,于是他在每一次离别之际都写下深深的思念之情。
在仕途上,白居易也是一帆风顺。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是无法忘记湘灵的容颜和他们的往日时光。他在冬至夜、寒夜、感秋之时,无不想起与湘灵共度的日子。即使到了仕途高峰的晚年时期,他仍会因为对湘灵的思念而心绪不宁。
最终白居易通过他的笔墨诠释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和向往。《长恨歌》是他在感叹逝去的爱情之时创作的杰作。同时他也不断以诗寄托对湘灵的思念之情,“人在世间镜,如何相遇双鸳鸯”。
然而命运总是捉弄人。尽管白居易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的爱情却始终未能如愿。当他再次回到符离老家时,得知湘灵已不知去向何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惆怅和悲伤。
如今的白居易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诗歌和他的爱情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他的诗歌不仅是对那个时代的见证和记录也是对永恒爱情的讴歌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