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山间生活的诗句

2025-04-2814:41:57创业资讯0

古代的文墨,诗篇犹存,诉说着那时代人们的情感与思考。文人墨客喜欢攀登高峰,欣赏水景,他们用诗篇记录了当时的心境与体验。这其中,亦有不少参禅信佛的诗人,他们追求一种禅悦的生活方式,认为在山水间游历,能获得内心的解脱。

唐代王维,曾有过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常在他的辋川别墅中悠闲地赏云观水,书写出充满禅意的诗行。而宋时一位隐匿于世的高僧,他的诗篇虽不广为人知,但在游历四方后归隐山林时,也创作出了富有禅意的佳作。下面要介绍的,是北宋时期一位闲居山林的高僧,他题写的两首七绝,写景如画,禅意盎然。

《山居》(其一)

宋 释景淳

屋舍数间建在水石旁,藤萝挂于通径的门上。

景淳认为此处正是他安度晚年的好地方,溪云早晚悠悠过。

诗人时常漫步于小路上,远离尘世的喧嚣,只听得溪水潺潺的声音。清风吹过,给高僧沧桑的脸庞带来了一丝凉意。眼前的翠绿令人心旷神怡,让诗人的心情变得异常放松。

《山居》(其二)

随身只携过头杖,腹饱仅凭折脚铛。

闲暇之时何处去,水声山色里寻行。

高僧独自一人在房间时,或焚香、或煮茶、或静读、或参禅打坐。即使不出门,他也能神游八极、思接,感受天地间的空旷和宇宙的无穷。这首诗通过描述高僧的日常活动,展现了他的生活和修行境界。

出家人重在修行,不追求物质享受。前两句描述了高僧的行动,“随身只有过头杖,饱腹惟凭折脚铛。”他外出时携带一个禅杖方便行走;他的生活简朴至极有一个破损的饭锅就已足够。他云游四方四海为家不以之为苦反而觉得其中乐趣无穷每天都能欣赏到秀美的山川见识到各种奇闻异事心中毫无烦忧。

后两句是高僧的志趣,“几度遣闲何处好水声山色里边行。”他每到一处都会游山玩水寻访古迹比较各处环境的差异并从中挑选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地方多住一阵子。他沉醉于水声山中抒写出自己乐山喜水、看淡名利的情怀也委婉地表达出他对生活的恬淡态度。

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总是疲于奔命时常感到烦躁不安然而当人们听到空谷中传来的钟磬和梵音时就会忘记那些红尘往事心情顿时就会变得安然恬静。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