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人生若梦。听闻年轻时的那句“多个朋友多条路”,我们满怀希望,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希望在前进的路上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动力。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逐渐发现,并非所有人都会以真心待我们。
世事如云,人情如纸,这是生活的常态。我们不必因此过于困扰。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一个朋友都没有,那么恭喜你,证明你已经成熟。”真正成熟的人,已经告别了浮躁的社交圈,过上了自由洒脱的生活。
人到中年,朋友似乎越来越少,但我要对你说声恭喜。因为当你做到以下三点时,新的人生乐章正缓缓开启。曾国藩曾言:“一生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选择善良的朋友相处,才能稳步前行。
记得表哥曾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无论什么圈子都能融入。当公司遭遇困境、合伙人离去时,他才发现平日里那些推杯交盏的朋友在关键时刻都躲得远远的。那一刻,他彻底清醒,明白真正的朋友是少之又少的。
年轻时,我们以为皆兄弟,人人都是真心待我们。但经历得越多,越会明白:生活太忙,没有精力去应付杂乱的圈子,只想过舒心的生活。与其按着别人的地图走,不如忠于自己的内心,享受独属自己的快乐。
人到了一定年纪,不必把所有人都请进生命里。三观不合的朋友,不必深交;不值得的关系,不必强行维护;虚情假意的人,不如早点远离。交朋友不在多,贵在交诤友。
到了中年,没有朋友其实是一种更高的门槛,是懂得筛选自己的朋友圈,拒绝低质量的社交。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或许底下的回答五花八门,但都离不开一个“家”字。家是我们的避风港湾,当我们感到疲惫时,这里便是安顿的暖窝。
我们不再热衷于酒肉聚会,而是把更多时间用在经营家庭上。与家人闲坐、灯火可依、慢煮热茶、岁月静好,才是人这一生最高级的富贵。人生孤独感像一根根藏起来的尖锐的刺,但我们可以把时间留给自己,享受独处。
杨绛先生喜欢独处,她与家人虽同住一屋,却各自守一处、互不干扰。她整日伏案写作、独享片刻怡情。在她看来,“人这一生,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独处能让人更笃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活出自我。
孤独是最好的增值期。与其强融进别人的圈子、追求名利地位财富而更重要的东西;不如在人生下半场学会独处、去读书写字、看花开花落、观云卷云舒、体验人生里最好的时光。
张爱玲说:“人到中年会时常觉得孤独。”但我想说的是当你人过中年没有朋友那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因为这代表你开始懂得富养自己让身体、精神、状态都能处于舒适而自在的状态与其讨好不如握住幸福多陪伴家人与其强融不如学会独处把时间留给自己。
余生愿你我都能做该做的做想做的专注内心丰盈自己的内在珍惜那些真正值得的人和事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图片 |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