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深层奥秘
第六感是众所周知的存在,易于理解。人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复杂而高级的思维。我们人类,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智慧,才能够于万物之上。也正因为这复杂的思维,少数的动物也能够表现出类似的聪明才智。这种独特性让我们得以超越现实,实现各种梦想和科学创新。
高级的思维也伴随着困扰。当我们的期望与现实产生落差时,我们就会感到心烦意乱。为了摆脱这些烦恼,人们创造了各种修炼方式,如、念咒、观想和瑜伽等。这些方法都是为了在短时间内使心灵得以平静,不再被现实社会所束缚。
修炼的本质就是修第六感,即我们的思想意识。其目的是将复杂的思维简化,使我们能不为眼前的事物所分心。要做到内心自我观察并保持本性却并不容易。例如,当路上有一辆汽车驶过时,你无法不看;但如果来的是一位陌生人,你或许会下意识地判断其美丑。这种评判会使你偏离自己的本性。简单来说,看到美的人可能会产生羡慕之情,而看到不那么美的人则可能产生鄙视之心。我们需要明白并领悟到,无论面对何种事物或人,都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醒。
的捷径便是对于一切事物不起任何喜爱或厌恶之心。心生喜欢是出于无明之念,而生厌恶亦为无明之举。如果能时常以这样的思维保持内心的平静,便能够以清净的正面思绪待人接物。长时间的修持使思维逐渐清明,便逐渐明了万物一体之本相,事物无非是各自本性的显现,无论何种情况皆属自然之道,不论是喜好还是厌恶,皆是自性的表达。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对待世间的各种欲望渐渐淡然处之,不再执着于得失之理。如果仍有所执念则需继续修行,终会有一日断去执念。
第七识被称为行识或生灭识,这是一种较为难以理解的存在。这种识的思维意识难以直接感知和控制。例如在进食时,食物如何进入胃中、如何消化以及如何分配营养等过程,都是我们的思维意识所无法直接控制和感知的。这种识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春夏交替时树木的生长与凋落、星球的运动乃至细胞和原子的活动等都是其体现。它是一种无形的、动态的存在与我们的思维意识截然不同。
在的道路上,我们修的是第六感即思想意识。它原本是清净的无需过多修饰。然而由于后天的思考过程中难免会掺杂贪嗔痴等情绪使其变得不再平静。因此我们需要时常观察自己的思想是否偏离了正轨不要被爱恨情仇等情绪所束缚要知道爱恨情仇皆为清净之相若无觉知何来爱恨若非清净又何来爱意和痴恨呢?所有的情感都是本性清净的体现只要我们以清净之心去面对一切自然能够处处圆照无需过多心力一念之间便能妙用现前若不能理解便容易陷入妄想和执着之中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些我们才能逐渐回归本性智慧也就此生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