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在银行业及互联网金融界的崛起引人注目,正逐步实现质的飞跃。初期,其与腾讯、阿里合作推出的虚拟因故被央行暂停。但如今,与信诚合作的“薪金煲”项目再度引发业界轰动,这一创新之举直接将银行业的活期存款成本提升了15倍。尽管目前仍获得广泛好评,被视为业内的创新之举,但若此举普及,将迫使所有银行进行“创新”,进而导致整个银行业成本的大幅攀升。
在业界中,有资深人士对“薪金宝”的推出表示了审慎的态度。他们认为,当某个行业的创新将整个行业的成本提升如此之高时,这样的创新必然会引起同行的关注和质疑。
中信银行与信诚联手打造的“薪金煲”产品,计划于4月28日正式推出。此举将为其储值卡客户的活期账户带来理财申购和份额快速变现等服务,被视为银行业主动变革的重要一步。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薪金煲”模糊了存款与货币的界限,使得银行活期存款的成本大幅上升。至于其是否能如预期般顺利推出,仍需时间来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薪金煲”产品具有首开货基线下支付功能。该产品首批对接信诚薪金宝货币,在申购与赎回模式上有所突破,采用“理财全自动”的模式。客户在申办中信银行卡后,可自行设定一个保底金额,超出部分将自动转为货基。当客户需要使用资金时,无需发出赎回指令,可直接通过ATM机取款或刷卡消费。
这一创新之举意味着,“薪金煲”在不影响客户日常支付的前提下,能为客户的卡内资金提供远超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年化收益率。信诚方面表示,“薪金宝”货基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4%。
华泰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的乐分析师表示,由于设置了保底金额,日常小额消费一般不会动用货币份额。即使触发赎回机制,也不用担心资金不能及时到账的问题,因为信诚会预先在中信银行账户上垫付一定额度的现金,以满足快速赎回的需求。
“薪金煲”的推出被视为变相推进利率市场化。乐认为,此举有可能成为取代活期存款的新业务形态。对于中信银行而言,这一业务不仅是自我的体现,更是获取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
尽管乐指出,这一业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存款的快速流失,但也会使部分息差收益降低。因为活期存款在银行存款中的比例高达6成以上,而过去活期存款的利率成本较低。中信银行开展“薪金煲”业务后,活期存款的成本显著提升至4.5%,成本增长达15倍之多。
分析认为,“薪金宝”若全面实现其功能,其支付效果将与目前的银行活期存款无异,但能提供更高的年化收益率,对活期存款客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若此模式得到多家银行的广泛推广,有可能成为取代活期存款的新业务模式,从而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间接推进。
乐进一步表示,推动货币线下支付的最大障碍在于银行本身。中信银行与信诚的合作成功地将活期储蓄与货币相融合,使货币成为现金的替代品。而货币的线下支付空间远超此前余额宝的线上支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