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向深交所递交了创业板上市申请,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在招股书展示其业绩逐年增长的网络上特别是知乎社区中充斥着对公司负面的评价。那么,软通动力究竟是怎样的一家公司呢?
《“智慧城市”路上的起落》
软通动力,作为国内老牌的IT外包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在业界已有一定的影响力。尽管曾在纽交所上市,但业绩的大幅下滑使得公司股价从高峰跌至谷底,最终选择私有化退市。
此次招股书披露,软通动力背后站着云锋、春华资本、达晨创投等多家PE机构,股东数量达到42家。据2020年7月的股权转让情况,公司估值已达105,静态市盈率不足15倍。
IT外包行业因其特有的商业模式,往往难以获得高估值。这种模式主要是为了应对大公司人力成本上涨的压力,将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外包出去。
IT外包行业衍生出两种主要服务模式:一种是人力外包,另一种是项目外包。人力外包中,乙方公司根据甲方的需求调遣及人员,而项目外包则更注重对业务模式和流程的深入理解,输出业务与产品解决方案。软通动力以人力外包为主,项目外包为辅。
公司在拓展智慧城市领域时遭遇了挑战。由于新领域需要更多人员支持,导致管理费用激增,进而影响了业绩。招股书显示,智慧城市业务在软通动力2017年的收入中占比较大,但毛利率较低,成为拖累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此后,公司对智慧城市业务进行调整,分立后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华为合作背后的考量》
在软通动力的成长历程中,华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合作伙伴。招股书及业内资深人士透露,华为在人力外包方面主要与软通动力等公司合作。
软通动力在过去的几年中,华为一直是其第一大客户,营收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也使得公司对华为的依赖性增强,削弱了公司在议价方面的能力。随着规模扩大,软通动力还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报告期内,职工薪酬在主营业务成本及期间费用中的比例逐年上升。
为了维持盈利,软通动力必须寻求更高附加值的服务。从招股书看,公司的业务正逐步向数字技术服务和咨询与解决方案等高附加值领域转移。尽管这些业务的毛利率相对较高,但长期趋势仍需观察。
《资金流向与转型意图的探究》
从募金投向来看,软通动力的转型意愿似乎并不强烈。公司计划通过IPO募集35,其中近20将用于交付中心的新建及扩建项目。交付中心实质上就是一座大楼,房屋建设费用在项目预算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样的募投项目让人对其转型决心产生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