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旗下的红米品牌,可谓是国产手机厂商中率先推出独立系列的先驱(始于2013年)。随后,众多品牌纷纷效仿,最初都是以红米为参照对象。
华为率先发布子品牌荣耀(2013年领头),紧接着OPPO有了真我系列(2018年)与VIVO推出的爱酷系列(2018年)。作为小米旗下的独立系列,红米在2019年正式独立为子品牌redmi。
那么,为何各大品牌要设立独立系列或子品牌呢?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如今红米手机与小米手机的不同之处。
红米品牌历史
1. 定位差异
小米手机品牌主要覆盖中、高端市场,而红米手机则主要覆盖中、低端市场。这种定位差异为后续的差异分析提供了基础。
2. 机身材质的不同
中高端手机市场通常采用金属边框与玻璃后盖(或素皮),强调产品的质感和档次。相比之下,中低端手机则更多采用塑料边框和塑料后盖,这主要是成本考虑所决定的。
以小米为例,其近年来发布的机型多数都采用了金属边框与玻璃后盖的组合,保持了一贯的高品质感。
而红米则统一采用塑料边框,其定价策略多以性价比为主。通常,1500元以上的机型可能采用玻璃或素皮后盖,而1500元以下的机型则使用塑料后盖。
3. 影像配置的差异
影像功能是所有手机厂商区分产品档次的重要手段。由于性能提升的瓶颈逐渐显现,厂商们更倾向于在拍照功能上寻求突破。在红米与小米的对比中,主摄像头方面两者相差无几,但在超广角摄像头上,小米往往会选择更高像素的配置。
在综合拍照方面,红米虽然也追求性价比,但往往不能做到像小米那样面面俱到。其常用策略是使用一个较好的主摄像头配合其他较为经济的摄像头。
4. 品控的微妙差别
虽然小米的品控已属一线品牌之列,但相较米而言,仍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代工厂和生产线的不同所导致的。这并不意味着红米的质量就一定差。
以京东自营的红米k60为例,其评论数超过十万条,好评率高达97%。虽然存在一些关于赠品和价格变动的差评,但涉及质量问题的并不多。
5. 品牌形象的构建
小米和红米的区别背后,实际上是为了构建不同的品牌形象。小米致力于冲击高端市场,追求高利润和高端形象,因此会通过设立子品牌等方式来区分其与中低端产品的区别。
相比之下,红米的品牌形象依然围绕着性价比和性价比带来的高质量体验。
从高端产品到中低端产品,不同定位的产品在材质、影像配置、品控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不仅体现了成本的区别,更是品牌形象和定位的体现。
总结
无论是小米还是红米,其背后的差异都是为了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和构建不同的品牌形象。成本、定位、材质、影像配置和品控等方面的差异,最终都是为了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在购买手机时,消费者不应任何品牌,而应多了解产品的细节和评价,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