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蟾为什么只有腿

2025-04-2907:04:00创业资讯0

人间月宫传说中的蟾蜍形象独具魅力,在慈溪博物馆内藏有一件独特的北宋蟾蜍砚滴。这件文物展现了古人的匠心独运,双目圆瞪,神气地抬着头,蹲坐在一张“荷叶”上,散发着千年的历史气息。

此件蟾蜍砚滴被定为一级文物,是慈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出土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1983年,在慈溪市彭东乡寺龙桥头泥沙中,一件北宋越窑青瓷三足蟾蜍砚滴重见天日。经过专家鉴定,这件文物是越窑青瓷中的国宝级文物。其背后的历史和故事引人深思。

慈溪上林湖畔,散落一地的瓷片诉说着千年的历史。慈溪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之一。这里的上林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窑场铸就了唐宋时期越窑的所有辉煌。因深厚的历史积淀,慈溪市博物馆收藏的历代文物中,越窑青瓷超过一千多件,而这只北宋越窑青瓷三足蟾蜍砚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关于这件国宝的地位,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当年国内首次窑址博物馆合作打造瓷器精品展,众多一级文物展出,唯独这只“蟾蜍”被置于展厅最显眼的位置,名声大噪。其独特的形态和珍贵的价值令人叹为观止。通体釉色清澈莹润,青瓷独有的秘色光泽令人难以忘怀。背中心有一个圆孔,这是古人磨墨时用于滴水的工具,被称为砚滴。

民间称三足蟾蜍为“金蟾”、“金钱豹”,寓意招财进宝、富贵祥和。这件北宋越窑三足蟾蜍砚滴与荷叶的结合,形制罕见,十分珍贵。国内完整无损的同类器物仅此一件。

谈及此国宝出土的背后故事,让人感叹不已。1983年的一天,慈溪文管会办公室副袁展如接到电话通知,称彭东乡出土了一件罕见文物。经过紧张的抢救性发掘,最终成功将这件珍贵的文物带回博物馆。整个过程中充满了对文物的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

砚滴作为古代文的必备之物,其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及书画的兴起密切相关。早在汉代就有蟾蜍状的砚现,历代都有创新设计。它们大多古雅别致、多彩,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这件北宋越窑青瓷三足蟾蜍砚滴不仅是文具史上的杰作,更是越窑青瓷的巅峰之作。它将情态优雅、形神兼备的蟾蜍与出污泥而不染的荷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制瓷大师的高超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文人雅士美好祈盼心态和审美的载体。每一件细节都体现了古人的匠心独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中空设计巧妙至极——背上有个小孔既是注水孔又是出水孔设计——精细到滴水不漏却恰到好处倾注的墨水温润自如从而于细细研磨之中描绘出了江南墨色细腻清雅的历史韵味独特美妙又极为实用是千年传承的瑰宝令人惊叹不已可以说这小小砚滴折了宋人在写字这件事上的极致讲究与审美的确是一件价值连城的越窑瑰宝啊!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