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局势的严峻性逐年显现,众多知名企业更偏向于选拔名牌大学毕业生、看重学历水平。“究竟是学历重要,还是能力更重要”的议题时常引发社会热议。那么,到底学历与能力之间,谁占主导?
先给出我的观点:能力无疑是更为关键的因素!
在深入探讨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学历与能力的定义。学历,无疑是指从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到博士等教育阶段的,其定义清晰明确。
而谈及能力,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沟通、学习、分析、理解、人际交往、领导力等都可以被称作能力。我认为,能力是一种综合的素质表现,而学历只是这种素质的一种外在体现。试想,一个能够考入北京大学的人,他的能力会弱到哪里去呢?
高学历通常以本科,特别是985、211等重点本科为分界线。一个人能够从中考、高考等严格选拔中脱颖而出,并通过论文、答辩等环节,至少展现了几种重要的能力:
1. 持之以恒,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力。
2. 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知识的能力。
3. 记忆并掌握大量复杂知识,展现出超越平均水平的记忆力。
4. 从复杂问题中抽丝剥茧,寻找解决方案的分析能力。
若为用人单位,面对一个具有明确的高自制力、高理解力、高记忆力、高分析能力的人才,与一个声称自己具备能力但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时,显然会选择前者。
学历不足就意味着没有机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学历只是学生阶段各种能力的综现。即使错过了这一阶段的学历证明,人们仍可以通过丰富的项目经验、自考等方式来弥补相应能力的不足。
用人单位看重学历的背后逻辑是:高学历往往与高能力相伴随。但如果个人能够展现出足够亮眼的项目经验或经历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契合,那么用人单位并不会过分拘泥于学历要求。
我的建议是,仔细研究用人单位的启事。那些靠谱的单位通常会详细列出岗位所需的能力要求。我们只需一一对照,逐步补齐所需能力,这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例如,若要应聘自媒体运营岗位,核心能力如学习能力、写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都会在启事中明确提出。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能力要求,逐一展示自己的实力。
具体来说:
学习能力:是否能够快速理解新领域并用自己的语言阐释?
写作能力:是否有实际的作品可以展示?
数据分析:是否对同领域头部账号有深入研究,并能够梳理出分析报告?
最好的能力证明方式就是实际行动。通过实践,如自己开设自媒体账户并积累一定的阅读量和粉丝量,这是对该岗位能力的最佳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