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瑜伽修炼的领域,“耸肩”一词被广泛提及,它时常被提及,并在练习中被要求避免。为了达到更好的练习效果,我们常被告知:肩膀应向后展开并下沉,与耳朵保持距离,为肩颈之间创造足够的空间。这一指导在许多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那些需要手臂上举的体式中。
你是否注意到,在众多大师的体式照片中,耸肩的现象并不罕见,有时甚至表现得相当明显。肩部并未远离耳朵,有时甚至看不到耳朵与脖子的空隙。例如,在艾扬格大师的树式中,肩膀似乎被推至极限,给人一种头与颈的界限被模糊的视觉感受。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大师们的表现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应该强调不耸肩的原则呢?答案均非如此。大师们的是正确的,不耸肩的要求也绝对准确。我们进一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1. 空间的理解
避免耸肩的主要原因是为肩颈提供足够的空间,避免挤压。但什么是空间?是否只有可见的空白和间隙才算空间?答案是不尽然。
对于初学者而言,肩颈与耳朵保持距离是确保肩颈空间不被挤压的直接方法。这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物理空间。空间的定义并不仅限于此。
以坐立前屈为例,即使我们无法看到明显的空隙或留白,在下腹部贴合大腿进行折叠时,沟区域依然可以保持柔软并有充足的空间。这种空间更像是一种心灵上的自由和宽广,虽不可见但能感受到其存在。
对于肩部灵活度较高的,他们可以像大师们那样进行手臂上举的体式,而不会产生耸肩和感。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在保持动作幅度大的同时保持身体的放松和舒适。
2. 耸肩的实质
耸肩与夹臀一样,常常是一种紧张、不舒展、僵硬和纠结的表现。而大师们的体态虽然看似幅度大,但他们的肩颈和腋窝区域却是舒展和延展的,没有挤压和局促感。
这种舒展与紧张的状态之间的差异可以这样理解:一张纸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当纸被揉成团时,它代表了紧张和拥挤;而当纸被平整地叠放时,它则代表了稳定、舒适和有空间感。
体式的关键在于稳定和舒适。没有充分的延展和过于紧张的体式往往无法达到这两种状态。
3. 对于初学者的建议
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肩关节的灵活度有限,我们采用创造空间的方法来确保肩部与耳朵保持距离。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瑜伽的要领。
要体验手臂上举而不产生耸肩的感觉,初学者可以尝试使用单杠进行拉伸练习。记住要放松身体,不要过度用力。通过这样的练习,你可以逐渐找到肩部向上但不产生耸肩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