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家为什么突然这么火

2025-04-2911:47:50创业资讯0

在镁光灯聚焦下,彭永东及其背后的一群有着共同价值观的团队展现出了他们在居住产业中的深耕多年之功力。贝壳创始人左晖在贝壳上市之际曾自豪地表示,拥有超过千名服务时间超过7年的管理团队是贝壳最宝贵的核心资产。

回望二十载风云激荡的历程,如今的“贝壳军团”究竟是如何炼成的?让我们一同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时光倒流至前,那时的房产交易市场尚显草莽。中介行业面临着信任危机,消费者体验不佳,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链家开始寻求变革之路。

在早期艰难求生之后,链家逐渐意识到单纯依赖差价和虚假房源并非长久之计,于是走上了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从2005年到2007年,链家实施了两项关键战略。内部推行“基本法”,明确规范经纪人的作业行为,从考勤到房源录入再到同业竞争等方面均有严格规定。建立“分区文化”,确保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才在更大范围内流动,通过老员工的引领,传承价值观。

在此过程中,链家内部涌现出了一批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中坚力量。以李峰岩为例,他在链家成立不久便加入成为一名房产经纪人。在链家多次扩展的关键时刻,他始终服从安排,共同拼搏。同样地,祁世钊作为老链家人,在贝壳战略出炉时虽有所疑虑,但最终还是全力执行,因为他深知公司的愿景和执行力的重要性。

彭永东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规模的扩大,更在于价值观的融合。许多优秀的行业人才因为认同这一价值观而留在团队中,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徐万刚作为成都伊诚地产的创始人曾表示,合并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两个团队的价值观是否趋同。

与此另一场基于“价值观”的人才合并也在默默进行。彭永东离开IBM加入链家的原因是被团队中愿意做难而正确的事的精神所感动。类似的经历也促使跨界人才决定在这个行业扎根。闫觅作为一个例子,他参与了链家网到贝壳找房的转型过程,见证了数字化、标准化对产业智能化的推动。

贝壳的出现标志着行业的新阶段。左晖曾表示,贝壳希望将链家打磨的人的标准、物的标准和流程的标准输出给全行业,让从业者更有尊严,用户居住体验更好。尽管初期面临巨大争议和诸多挑战,但更多认同贝壳理念的人愿意一起来尝试。短短时间内,贝壳的合作门店数量便接近3万家。

感性的反馈更是直接而有力。一位中介公司老板在给贝壳的信中写道:“今天加入贝壳,我知道是我在帮贝壳,而不是贝壳在帮我。”这种互助互信的氛围在贝壳平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跨店合作、房源共享、业绩分配透明度提高等现象成为常态。

左晖认为,贝壳团队多年来培养了大量的具备核心理念的管理人员,他们经历了艰难的无产出期后迎来了长期增长和消费者的正反馈,从而更加坚定了信念。拥有这样一支“贝壳军团”,我们有理由期待居住产业未来的更多改变和进步。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