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苹果一直稳居智能手机市场的利润之巅。其霸主地位正面临智能手机品牌的联合挑战。
9月13日,苹果发布了三款创新性的iPhone,价格再创新高,部分型号价格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其中最昂贵的型号售价高达12799元,而最便宜的也要6499元。尽管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苹果似乎更看重利润的增长,从其自2012年发布iPhone 5以来的涨价趋势便可见一斑。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利润分布愈发多元。Counterpoint的报告指出,在2018年,iPhone在第二季度的利润占全球智能手机总利润的62%,这一数字虽然令人瞩目,但已较去年同期的65%有所下滑。这表明苹果的利润正在被其他品牌逐渐分流。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手机市场正呈现出积极的趋势。随着华为、OPPO、vivo等品牌的崛起,全球智能手机利润的中心已开始向东转移。尤其是华为,其利润占比已达到8%,成为全球最具盈利能力的智能手机品牌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其他手机厂商也开始提升产品定价。小米、华为、vivo和OPPO等品牌的利润增长尤为显著。与此市场上剩余的品牌则面临着艰难的生存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智能手机市场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10%,但华为却成功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供应商。这表明,在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品牌间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市场整体饱和度的提高,手机厂商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卖得更贵”成为了一种趋势。苹果自iPhone 5以来便走上了涨价之路,而消费者对于高价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这并不意味着销量会持续增长,近年来iPhone的销量已经开始下滑。
尽管如此,由于iPhone的利润极高,苹果依然能够保持强劲的盈利能力。这也使得其他手机厂商开始尝试效仿苹果的策略,通过提升产品定价来提高利润。事实上,手机品牌在二季度已经合计贡献了超过20亿美元的利润,占全球手机利润的近五分之一。
回顾过去几年,我们不难发现手机市场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不仅仅是苹果,各大品牌都在提升产品定价。从魅族和小米在1999元价位的激烈竞争,到现在的高端市场大战,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高端产品的接受度正在提高。这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有数据支持。
手机越来越贵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品质和价值的追求在不断提高。为了吸引消费者并维持品牌形象,手机厂商必须在产品研发和营销上投入更多成本。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旗舰手机的价格不断上涨。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丰富和重要性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观念也随之转变他们愿意为高端手机支付更高的价格享受更多优质体验此外市场竞争激烈迫使厂商不断创新并提升产品质量导致成本上升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这种现象不仅是感觉也在实际数据中得到了体现无论是苹果还是其他品牌都在寻求差异化以吸引消费者并提升利润空间因此手机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