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数年里,与友人C的相聚,每每都在年末小年和春节之间,与陈忠实老师共进晚餐。这已成为了我们的一种习惯。农历己丑年的腊月二十五日,正值小年过后不久,曹先生再次邀请陈老师,我们一同在西安宾馆共享美食。此次聚会有西安日报、的副刊等四位女士相伴,共计七人共聚一堂。
提及陈忠实老师,人们无不称道他的五好品质。其一便是他对西凤酒的热爱,虽然已经不再饮酒多年,如今却钟情于“百威”啤酒;二是他深爱秦腔,对其他娱乐形式并无过多关注;三是象棋和足球。他常常用象棋作为写作时换脑的小游戏,而足球则是他最钟爱的运动。他每逢陕西的球队比赛几乎必到场观看,在每一届世界杯时更是各大媒体的抢手专栏作家。
谈到品茶的雅致,陈老师尤其喜爱陕南的“陕青”茶。在的茶文化中,“陕青”虽被名花所掩映,但其醇厚的口感却别具一格。而他的第五个标志好便是雪茄。他几乎无时不抽雪茄,这一习惯已经持续了大半生。
在那一晚的聚餐中,陈老师分享了一个关于吸烟的小秘密。他年轻时就开始吸烟,起初吸的是质量极差的“经济”牌,有时甚至会发出“啪啪”的声。后来因经济原因改抽旱,而他在乡里时常常会拿出上好的叶子晾晒后自用。但这些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招待他人。乡里的们常来找他,用旱烟和开水招待是必不可少的礼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忠实老师逐渐转向了雪茄的享受。他先抽的是汉中的“巴山雪茄”,后来又换了四川的“工字”雪茄、安徽的“”雪茄等。现在的他,以节制的态度对待吸烟,每两小时左右才会抽去一根烟。
在此处回想起我在网上读到一位烟斗客描述抽国产雪茄的帖子,令人不禁发笑。那描述中的感觉如身临其境般生动有趣,只是不知陈老师对此有何感想?
在聚餐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当大家刚坐下时,陈老师再次提及五年前我带着团队采访他的那段经历。当时我们拍摄了一张封面照片,据说展现的是他酒后微醺的神态。这让我想起多年前我的一位年轻朋友李峰为我们记录下了这个画面。如今我们选的这张照片却被陈老师评价为太过失真。原来是因为照片中他的脸看起来有些红润,被陈老师的一位朋友指出后他便多次向我们表示照片质量不佳。然而我们却认为这张照片恰恰展现了陈老师的独特个性。
餐会中还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陈老师将他的新作《寻找自己的句子》赠予我们每人一本并亲笔签名;二是主人曹先生为在座的各位精心准备了宜兴紫砂壶作为礼物。他提着袋子让我们挑选时每个壶的形状和颜色都各不相同但都透露出一种雅致的气息充分体现了主人的用心之细。
【附图:我与陈忠实老师的一次小聚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