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季节来临,上海的天空显得湿润且有些阴暗。当每个家长看到宝宝的皮肤上出现红肿的蚊子包时,心中都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痛苦。如何保护宝宝免受蚊虫的侵扰?这是每位家长心中的一大疑问,尤其是关于驱蚊用品是否适合宝宝使用的问题。
上海市儿童医院的李志玲博士明确表示,从正规渠道购买的驱蚊用品,儿童是可以使用的。虽然驱蚊产品中含有一定的化学成分,但只要这些产品符合规定,就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一些家长可能对于“天然驱蚊产品”抱有更高的期望,但实际上,这些产品的驱蚊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而且也并不一定安全。
目前市面上的驱蚊产品大多是化学驱蚊产品。如何选择?关键在于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权威机构如环保总局(EPA)对驱蚊产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认证了一些有效驱蚊成分,如DEET避蚊胺、驱蚊酯及柠檬胺等。
李志玲博士指出,DEET避蚊胺和驱蚊酯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化学驱蚊产品,能在6至8小时内阻止99%的蚊咬。其原理在于这些物能够直接作用于蚊子的触觉器官及化学感受器,从而达到驱蚊效果。
很多家长会因“化学”二字而有所担忧,对此表示理解。但实际上,即便是化学类的驱蚊产品,只要合理使用,即便是用在宝宝身上也是安全的。儿科协会AAP建议,2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使用含有一定浓度DEET的驱蚊产品。如果孩子在户外的活动时间较短,使用含10%左右的产品即可。产品的浓度越高并不代表对蚊虫的杀伤力越大,而是效持续时间更长。市面上还有专门针对儿童使用的驱蚊产品,家长可以多方比较,选择适合的产品。
当看到驱蚊产品上有“农”标志时,家长们不必过于惊慌。这实际上是一种标识正规产品的手段。没有此标志的产品,反而需要警惕其正规性。至于选择使用“农”还是“纯天然”的产品,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李志玲博士强调,DEET避蚊胺是目前通过EPA检测认证的最有效的驱蚊成分。而一些天然产品的驱蚊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且有些还可能刺激宝宝皮肤,导致过敏。
至于如何使用驱蚊液,李志玲博士提醒家长,不要过量喷洒,避免喷到眼睛和嘴巴。要将驱蚊液放在孩子无法接触的地方,避免其自行喷洒。如果不放心驱蚊产品的化学成分,可以考虑将几滴驱蚊液滴入孩子的浴盆中,这样洗澡水可以稀释其浓度。
对于室内防蚊,安装纱窗、挂蚊帐都是有效方法。注意家庭卫生,清理积水、食用垃圾等,避免蚊子有机会繁殖。
至于使用了花露水还是被咬的问题,这是因为驱蚊和止痒是两个独立的概念。止痒花露水不能替代驱蚊产品。宝宝被咬后,可以用碱性皂液清洗,用冷毛巾敷在肿块上止痒。对于两岁以上的宝宝,可以使用止痒花露水、薄荷膏等止痒物。如果情况严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激素的膏或抗过敏物。要注意避免孩子抓挠患处,以免引发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