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上课突然拉肚子

2025-04-2918:45:44创业资讯0

在湘西的深处,有一位名叫小潘的年轻女子,她在2022年大学毕业后,在当地中学执起了教鞭。她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近期,她遭遇了一个尴尬的困境——频繁的腹痛和腹泻使她不得不时常中断教学,奔向洗手间。起初,她以为是师生涯的紧张感所致,或是饮食不当、受凉引起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症状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了她的工作和生活。

在多家医院未能找到病因后,2023年5月,小潘经人介绍来到了湖南省医院岳麓山院区的消化专科。经过一系列详尽的检查,彭娅副医师诊断她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通过积极的物治疗和饮食调整,小潘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控制,使她能够重新站在讲台上,从容地为学生们传道授业。

全球有超过千万人正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两种炎症性肠病(IBD)作。这两种疾病的病情复杂、症状反复,严重时可能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被冠以“不死的癌症”之称。

5月19日是第14个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湖南省医院岳麓山院区综合内科、消化专家彭娅介绍说,IBD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一些欧美发达较为普遍。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展和居民饮食习惯的改变,IBD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IBD患者将达到150万人。

彭娅表示,尽管我们对IBD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遗传、环境及微生态与免疫系统的失衡有关。IBD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其他系统的并发症。要做出最终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各种检查检验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IBD更倾向于在青年人群中发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的高发年龄为20至49岁,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而克罗恩病则多发生在18至35岁的青年中,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家族史、肠道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IBD的风险。

为了降低IBD的发病率,患者及高危人群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干预不良的环境因素和饮食习惯,并及早进行内镜筛查。彭娅指出,IBD作为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终身的自我管理。

目前,针对IBD的治疗方法包括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等。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和环境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生物制剂联合治疗和新的研发为IBD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记者团队:梁辉、罗冬梅及任弯湾

如您有相关线索或需,请通过以下途径与我们联系:下载“晨视频”客户端并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电话。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