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与心、肝、脾、肾息息相关,脏器若有损伤,就会引起体内精血耗损,致使心神得不到充足的滋养,造成神不内守、阳不入阴的局面,进而诱发失眠。简单来说,就是阴阳失去平衡。但问题的根源究竟在何处?又是如何导致失眠的呢?这其中的过程是极其复杂且因人而异的,唯有经过医生细致的辨证诊断,方可洞悉其因。
那么,又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阴阳失衡,从而导致失眠呢?
1. 饮食不当
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偏爱大鱼大肉、频繁饮用浓茶、咖啡或酒精饮料等,或是饮食不规律,如不按时进食等,都可能导致脾胃受损。这进而引发痰湿内生、痰热扰乱胃气,或脾运化功能不足,最终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而失眠。
2. 情绪波动
情绪的异常如急躁性格、易怒、情绪波动大、过于敏感等,都可能使肝火或心火旺盛,或心虚胆怯,从而影响睡眠。
3. 劳逸不均
无论是过度劳累还是过于安逸都可能影响睡眠。如长期过度劳累的人易损伤;而久坐少动的人则可能导致脾虚气弱,运化功能减退,气血生化不足,无法充分供养心脏,致使心神失养而失眠。
那些情感丰富、多思多虑的人,因长时间思虑过多,可能伤及心脾。
4. 病后体虚
特别是年迈或长期患慢性疾病的老人,由于年老体衰、血少或久病血虚,常会出现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的情况,从而导致失眠。
中医对于失眠有多种治疗方法。
其中,人参归脾丸是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常用物。
对于心悸:长时间思虑过度、劳累心脾等导致的疲倦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可通过该物进行调理。
对于不寐(即失眠):因思虑劳倦、内伤心脾等引起的多梦易醒、健忘等症状,该物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其他症状如健忘:由久病体弱或思虑过度等引起的遇事善忘、心悸气短等,同样可通过该物进行改善。
那么,人参归脾丸真的是加了人参的归脾丸吗?
● 在物组成上:人参归脾丸确实含有人参,而传统的归脾丸则常用参。归脾丸中还包含了大枣。
● 在功效上:人参归脾丸因其含有人参,故其补气作用更为显著。
● 在性上:相比归脾丸,人参归脾丸的性更容易导致上火。
人参归脾丸并不等同于简单的归脾丸加人参。
服用时的注意事项
1. 虽然人参归脾丸是非处方,但建议在医师或师的指导下服用。
2. 由于本品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故阴虚、痰湿壅盛者应慎用。
3. 身体实热不虚者不宜服用。
4. 服用期间应避免与感冒同时使用。
5. 若需长期服用,建议不要经常饮用茶或食用萝卜。
6. 为确保效,降低食物对物的影响,建议饭前服用或与餐同服。
7. 请保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思虑、恼怒和抑郁等情绪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