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脸还是修心作文

2025-04-2919:35:17创业资讯0

【命题作文】

【作文题目】

面对人生的无常与执念,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体系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与理念。请结合以下材料,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老子《道德经》中提到“无身无我”的境界,佛教《杂阿含经》则强调“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而曾国藩则倡导“躬身入局,挺膺负责”,胡适则说:“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这些理念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请以“无我与有我”为切入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

2. 明确文体,可以是议论文、散文等。

3. 自拟标题,标题需体现文章主旨。

4.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 不得个人信息。

6. 字数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本文旨在探讨“无我与有我”的人生哲学,结合不同文化、思想体系中的理念,阐述其内涵及相互关系。文章应围绕“无我”与“有我”的辩证关系展开,探讨如何在实践中达到二者的平衡。结合个人感悟与思考,表达对人生的理解与态度。

【文章示例】

无我之境,有我之行——人生哲学之探微

自古以来,文化中便有着关于“无我”与“有我”的哲学思考。老子提倡“无身无我”,追求超脱世俗的境界;佛教则强调“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告诫人们不要执着于个人得失。而曾国藩的“躬身入局,挺膺负责”,则体现了积极入世、担当责任的人生态度。这些理念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丰富的人生哲学。

何为“无我”?“无我”并非舍弃自我,而是要超越个人得失、名利观念的束缚,达到一种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境界。在面对人生的是非烦恼时,“无我”之境能够帮助我们摆脱执念,不因外物而动摇内心。“无我”并非佛系遁世、消极避世,而是在付出、拼搏、奋斗时保持一颗平常心。正如胡适所言,“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但我们需要付出努力,因为功绩不是哪一个人的,而是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而“有我”则强调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有我意味着我们要有自我意识、肯定自身的存在价值,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有担当意识。在面对世间一切事情时,我们需要投身其中、挺起胸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曾国藩的“躬身入局”便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有我”是付诸行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无我”与“有我”并非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有我”是“无我”的必经之路,只有在不断努力、积极行动中才能真正达到“无我”之境。而“无我”的境界又能够指引我们更好地实践“有我”的精神。在追求个人价值的我们也要学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