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德州的一处广场上,元宵佳节之际,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摊贩们各显神通,有的售卖东,有的则展示创意。其中,一个摊位前围满了人群,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原来,这是一个互动性极强的小摊。
摊位上,井然有序地摆放着一排排的玻璃杯。每个透明的杯子内装有一定数额的现金。一位瘦小的小男孩手持一塑料盒的兵乓球,在顾客之间穿梭。只要顾客付费购买几个兵乓球,便有机会尝试将球投入杯子,成功者即可将杯内的钱收入囊中。虽然成功机率较小,但短短时间内,小男孩已积累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这个小男孩名叫杨博超,现正就读于初二年级。去年寒假期间,他在广场上见到类似的小摊贩时,心中便萌生了以此为生的想法。今年寒假再次来到广场时,他发现这种互动性摊位并不多见。于是他决定尝试自己摆地摊。
杨博超向母亲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得到了她的支持。母亲为他提供了800元的启动资金。他利用这笔钱购买了400个玻璃杯和300多个兵乓球。大年初八那天,他在广场上摆起了地摊。起初的几天里,他独自一人忙碌着。为了营造热闹的氛围,他花了200元请了两名帮手。一名帮手负责用话筒高声吆喝吸引顾客,使现场气氛愈发活跃;另一名则负责维持秩序。
杨博超满怀激动地表示,从正月初八到元宵节的这八天里,他已经赚了17000元。然而他也带着一丝不舍地表示,元宵节将是他的摊位最后一次摆设了,因为开学的日子即将到来。至于这笔收入如何使用,他兴奋地表示要为母亲购买一部新手机,一部最好的手机作为回报。他感激地说如果没有母亲的鼓励和支持,他也不会有这次成功的摆摊经历。
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杨博超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